政论性通讯

    政论性通讯 : 新闻写作学术语。它是与工作通讯既相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一种新闻通讯。它是理论与形象、言论与描绘有机溶汇的结合体。(一) 它要求从历史的高度出发、从中观、宏观的高度出发,它的视野更为广阔、高远,它的重点不在于从微观出发解决某一具体事件与问题。而是,纵观历史、统观全局、既着眼于今天更着眼于未来,高屋建瓴地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它探索更宏观、更深刻的某种规律; (二) 它所选择的题材,往往是从工作中、政策贯彻中发现的更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更重大的问题。它往往从归纳具体事件、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出发,但,最终却要超越具体的单一的问题; (三) 它所占有和依据的是更为系统、充分、典型的系列事实与材料,但却重在从理论的高度出发来研究问题,它不囿于经验性思维,而要把具体的材料升发到理性思维的高度,并作为一个理论性问题来研究,通过理论思维的结晶,来指导实践; (四) 它所使用的表现方法是: 让形象的理论,理论的形象来说话。它溶消息笔触、描绘性新闻笔触、除虚构外的文学笔触、精湛的修辞手法为一体,雄辩而又有文学特色。深刻的哲理、确凿的事实与生动的形象溶为一体,其理论区别于一般新闻言论,具有极鲜明的形象性,其形象又有极鲜明的哲理性,因之,被谓为 “政论性通讯”。该通讯更具有可读性与宏观指导性,故要求记者全面素质优良,特别是要求较高的理论水平与理性思维能力,同时又有较高的新闻写作水平与文学水平;(五) 政论性通讯,往往不仅鞭辟入理地透析现在,而且,重在揭示可能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变化,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六) 正因为政论性通讯既具有指导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它不仅传播事实信息,而且传播理论研究信息、最新思维信息,因此,记者的科学的思维结构与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十分重要。

为您推荐

《梁厚甫通讯评论选》

《梁厚甫通讯评论选》:梁厚甫着。新华出版社1983年7月版。13万字。收作者写于70年代的通讯评论41篇。主要有《由卡特总统的记者招待会看美国的核子战略》、《共和党方面的力量如何》、《撒切尔夫人膺选之后》、《总结7..

《国际通讯选》

《国际通讯选》:刘思慕着。重庆出版社1984年11月版。8.1万字。选辑作者1936-1980年间所写的国外通讯、见闻、随笔和游记之类的散文共11篇。主要包括《闲话日本宗教》、《国际间谍战》、《战时日本百态》、《出爪哇记》、..

《华山战地通讯选》

《华山战地通讯选》:华山着。新华出版社1986年2月版。7万字。共10篇。其中《窑洞阵地战》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承德撤退》、《踏破辽河千里雪》、《英雄的十月》等6篇作于解放战争时期;《清川江畔》、《阵地春节散记》等3..

《徐铸成通讯游记选》

《中国优秀通讯选》

《中国优秀通讯选》:徐占焜主编。新华出版社1985年5月版。84万字。上下2册。上册收1912年至1960年的通讯73篇,下册收1961年至1984年的通讯80篇。有黄远生的《外交部之厨子》,邹韬奋的《月下中流——经苏伊士河》和《华美..

《刘白羽东北战场通讯选》

《刘白羽东北战场通讯选》:刘白羽着。新华出版社1986年6月版。11万字。收作者1946年初到1949年秋,以记者身份经历东北解放战争后随四野入关直下武汉期间所写通讯35篇。有《进入东北》、《英雄的四平街保卫战》、《西线..

《徐民和通讯述评选》

《徐民和通讯述评选》:徐民和着。新华出版社1988年1月版。10.1万字。辑录作者的通讯述评25篇。有《“是党给我的艺术新生命”》(记姚雪垠)、《和人民一道前进——作家柳青的文学道路》、《还是那副笑容那颗心——记丁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