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

    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 : 清末四川保路同志会的机关报。1911年6月26日在成都创刊。由保路同志会副会长罗纶、文牍部部长邓孝可(慕鲁) 主办,黄绶编辑。主要撰稿人有邓孝可、罗纶、张澜、楚狂、王国藩、石声、陈国忠、包愚、庹锐、罗一士、淑行女史、石守坚、黄绶等。初为日刊,自7月22日第22号起改为双日刊。每号对开一张,每张4版 (前后页两版),为土纸单面印刷 (便于张贴),版面为横矩形 (高20厘米、宽33厘米)。如遇有急事,则日出二三张。初有 “代存处: 指挥街蜀报馆、铁路总公司、学道街二酉山房”;从第6号起代存处为铁路总公司、学道街二酉山房。该报“除应分用及张贴外,每张取制钱一文”; 7月12日第13号启事规定,每张 “取制钱二文”。该报内容分“报告”: 登载保路同志会的重大事件及重要文件; “纪事”: 报道保路同志会在成都的斗争和各州县保路同志会的成立及斗争;“著录”: 刊录宣传、鼓动广大人民群众起来斗争的诗歌、竹枝词、金钱板等文艺作品; “附件”: 发表各处来函与答覆以及其它杂件。它以宣传 “破约保路” 为宗旨,反对川汉铁路收回国有,反对清政府卖国丧权。为了发动群众投入废约保路斗争,该报发表了大量文件、文章、诗歌等,将清政府夺路卖路及其严重后果 “诉之于民”; 并非常注意宣传效果,经常采用浅明概括的语言,或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体裁,以鼓励人们勇敢地投入斗争。因此,很受读者欢迎。开始日出万张,从第13号起日出1.5万张,仍 “苦不敷分布”,“印刷厂屡告用纸即将告罄”。它不仅在成都廉价出售、大量散发,而且每隔几天都要向外州县寄发一次,分赴各州县协助成立保路同志会的讲演员也将其随身携去,有的县还“撮集要领及浅显歌词,排印2000余份,飞布乡村,务使妇孺咸知,以达破约保路之目的”。该报最高“一天能销到5、6万张”,其发行量为清末全川各报刊之冠。9月7日川督赵尔丰在成都逮捕保路同志会等负责人,该报被查封。现存最后一期为1911年8月24日出版的第38号。

为您推荐

《中国战士同志》

《中国战士同志》:[苏]Г.诺沃格鲁茨基等着。纪家俊等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61年9月版。15.7万字。记述在俄国十月革命时期侨居俄国各地的中国工人响应列宁的号召组成红军国际部队为建立和保卫苏维埃政权与俄国革命人民..

《四川藏族民歌选》

《四川藏族民歌选》:刘平等搜集整理。四川民族出版社1957年2月版。5万字。分4辑:一、毛主席搭救我们出牢笼,包括《最亲爱的人》、《我想去见毛主席》、《红军来了就回家》、《毛主席搭救我们出牢笼》等;二、我想念家乡,包..

四川好人

四川好人 : 德国寓意剧。贝·布莱希特作。1943年2月4日在苏黎世剧院首次演出。1953年发表于柏林的《尝试》集第12期。1957年收入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出版的《剧作》第8卷。中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出版,黄永凡译,书名..

《回忆贺龙同志》

《怀念毛泽东同志》

《怀念毛泽东同志》: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2月版。16.5万字。收回忆毛泽东的文章27篇,其中有宋庆龄的《追念毛主席》、中共长沙市委写作组的《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指路明灯——毛泽东同志在新民学会..

《林伯渠同志诗选》

《林伯渠同志诗选》:林伯渠着。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5月版。8万字。辑录作者1906-1960年所作诗词196首,按写作时间顺序编排。作品多为七古、七律、七绝,五言较少,词仅2首。表现范围广泛,有的纪游,如《游爱晚亭》、《日本大森..

四川人民广播电台

四川人民广播电台 : 四川省广播电台。1952年10月1日在成都开始播音。由1950年创办的成都人民广播电台(1951年改称川西人民广播电台)为基础,合并川南、川北人民广播电台组建而成。1954年9月和19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