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华字日报

    香港华字日报 : 香港近现代著名中文日报。1872年4月17日在香港创刊。由前英文《德臣报》中文专版《中外新闻七日报》更名扩版独立发行。由《德臣报》馆每日收取若干费用,代印刷并发行。首任主编为陈蔼亭。黄胜、伍廷芳曾资助该报的出版。参与笔政的还有王韬、潘飞声等人。该报初创时,仅为8开型双日刊。一年以后改为日刊,篇幅增为4开4版。船期、行情、广告占主要篇幅; 新闻约占1个版,分 “中外新闻”、“羊城新闻”、“京报选录” 3栏。稍后也有言论和文艺作品。副刊初名 《谐部》。1884年,该报编务改由江治接办,并聘谭奕翘为翻译。不久,该报又改由谭接办,并与 《德臣报》 签订3年的版权合同。经谭苦心经营,该报业务日有起色。三年期满,因 《德臣报》 有索加租值要求,谭不允乃自行组织 《捷报》。《华字日报》 遂由何仲生接办。后又由陈蔼亭之子陈斗垣接手办理。1898年,陈斗垣因事赴沪,将报馆产权全盘让与该报编辑人赖文山、颜庆浦及潘兰史等人。此时,因报纸敢于针砭时弊,有声有色,销路日增。1910年因刊载庚戌新军起义事,一度为粤督袁树勋所禁。辛亥革命后,该报副刊改名为 《精华录》。1919年报馆失火,旧址付之一炬,从此《华字日报》脱离 《德臣报》 自立门户。该报经过长期发展,自组有限公司,走企业化的道路,逐渐成为香港地区的重要中文日报。1941年12月25日,因香港为日军占领,该报宣告自动停刊,最后一任总编辑为劳纬孟。1946年黎樾廷和胡大愚曾分别短期复刊该报,但终因收难抵支乃停,复办时间总计不足3个月。

为您推荐

《香港情怀》

《香港情怀》:夏马着。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版。15万字。第一部分“难忘的乡音”23篇,抒写对故乡热土、亲人的绵绵情思。第二部分“香江风情”17篇,描绘香港的人情世态。第三部分“南游心影”7篇,表达对“第二故乡”..

《香港地生死恩仇》

《香港地生死恩仇》:吴有恒着。花城出版社1990年6月版。16万字。短篇历史小说集。共14篇。有描写封建时代的官场黑暗,通过众多人物的宦海浮沉和风云际遇,揭示专制制度的罪恶,如《罗浮山外史》、《朦胧》、《春梦》等;有表..

《香港小说精选》

《香港小说精选》:斯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版。21.9万字。80年代香港短篇小说选集。收录也斯、巴桐、方娥真、白洛、叶辉、叶娓娜、亦舒、西西、朱珺、刘以鬯、金东方、张君默、林燕妮、夏易、施叔青、草雪、..

《香港当代诗选》

《茅盾在香港和桂林的文学成就》

《茅盾在香港和桂林的文学成就》:林焕平着。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版。8.7万字。茅盾1938年第一次居住香港,主编《文艺阵地》,创作长篇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1941年第二次居住香港,创作长篇日记体小说《腐蚀》。1942..

《台湾香港文学研究述论》

《台湾香港文学研究述论》:王剑丛等编着。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版。35.7万字。分上、下2编。上编为“台湾文学研究部分”,共10节,第一、二、三节介绍大陆对台湾文学研究的概况;第四节为“日据时期文学之研究概述”;第五..

《香港文学初探》

《香港文学初探》:黄维梁着。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12月版。23万字。分为通论、诗论、散文论、小说论、文学批评论和杂论6辑。回顾香港文学的过去和现在,重点评述近10年香港主要作家与作品,从思想内容到题材形式分析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