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下

    风下 : 南洋华侨综合性刊物。1945年12月3日在新加坡创刊。社址在新加坡吉宁街42号上海书店新加坡分店。为周刊,16开本。由新南洋出版社出版,沙平 (即胡愈之) 主编。杨骚、巴人、汪金丁、卢心远、陈仲达、张企程、吴柳斯、沈兹九等人既是该刊的编委,也是它的记者和作者,每期都有他们采访的新闻、通讯和各种文章发表。撰稿人还有郭沫若、茅盾、陶行知、黄炎培、沈钧儒、许广平、楼适夷、何其芳、马凡陀、沈志远等名家。《开场白》 说: “风下周刊在新加坡出版。新加坡现在是东南亚洲总部所在地,实在也就是西南太平洋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重镇。因此本刊的报道、分析、评论,将侧重在这西南太平洋各项问题上面。本刊愿意作为这一广大地区内的一万万人民的报道机关,以求反映他们的意志情感,传达他们的民族愿望。”辟有国内外时事专论 “卷头言” (由胡愈之“包办”)、时事短讯短评 “这一周” (由沈兹九负责)、“每周一课” (由汪金丁、少青主管)、人物介绍、书报介绍、一周一书、哲学漫谈、文化生活漫谈、民族呼声、连载小说、新音乐、泪与笑、笔谈、通讯、信箱、书刊、画刊等栏目。该刊初创时,将注意力集中于战后世界局势的探讨。它针对美、英等国将原子弹的威力神话、推行所谓 “原子外交” 的核讹诈政策,先后发表了 《原子与外交》、《从战争到和平》、《环绕于印度尼西亚问题的外交战》、《向印度学习》、《原子弹已失去效用》、《闲话原子》、《从牛角尖看世界》、《歪风吹来风下之国》 等文。1946年7月起,该刊重点则转向对国内形势的关注。通过发表 《救国有罪民主该杀》、《内战大规模打起来了!》、《苛政猛于原子弹》、《天下一家·一家天下》、《谈谈外交》、《从右手还给左手》、《向全世界人民控诉》、《反饥饿、反内战、反独裁》、《人民翻身与换朝代》、《准备迎接伟大的新时代》 等一系列 “卷头言”,揭露蒋介石发动内战的罪行。为了提高华侨的觉悟,它发表过 《论华侨的二重任务》、《朋友,你钻进牛角尖里去了》、《牛角尖图解》、《漫谈文化运动》 等文。它针对国民党党报在新加坡掀起的 “反陈” 浊浪,在42期发表 《陈嘉庚与华莱斯》 的 “卷头言”; 在43期又在 《展开民主运动的大旗》、《我们拥护陈嘉庚主张》 等标题下,响应陈嘉庚致美国的通电,并发表 《民主运动的号角》、《时代的进步》、《真正是代表了华侨的呼声》、《这正是人民大众的主张》、《读陈嘉庚电后》 等文。该刊第42期 (1946.9.7) 至第62期 (1947.2.15),曾连载沈兹九的 《流亡在赤道线上》 一文。该刊还开办过“青年自学辅导社”,社员逾千人。1948年6月该刊停刊,共出132期。

为您推荐

华侨导报

华侨导报 : 抗战中期至解放战争初期在菲律宾出版的爱国进步报纸。1942年4月19日在马尼拉创刊。由地下抗日组织“华侨抗日反奸大同盟”所派林季良、麦慕平等人筹办,初为秘密油印周报。参加编写、刻..

先锋报

先锋报 : 中国共产党在美国创办的报纸。该报初名《先锋》,1927年底在美三藩市(旧金山)创刊。为油印不定期出版,由加入共产党的中国左派留美学生创办,作为美洲华侨反帝大同盟的机关刊物,受美共中央..

美洲华侨日报

美洲华侨日报 : 美国华侨所办进步报纸。1940年7月7日在纽约创刊。社址在纽约勿街(Mote Street) 105号。前身是1930年从巴黎迁到纽约出版的《先锋报》周刊(1938年并入从巴黎迁来的《救国时报》)。由..

临时政府公报

救国时报

救国时报 : 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主办的报纸。1935年12月9日在法国巴黎创刊。其前身是同年5月15日创刊的 《救国报》。编辑部设在莫斯科,先后担任主编的有廖焕星、李立三、陈潭秋,先后担任副..

赤光

赤光 : 中共旅欧总支部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合办的机关刊物。1924年2月1日在法国巴黎创刊。由 《少年》 改组而成。为时事评论性半月刊,蜡刻油印16开本,红色封面上印有“赤光”两个大字 (..

华工杂志

华工杂志 : 旅法勤工俭学会会刊。1917年1月10日在法国都尔(Tours)创刊。为半月刊,每月10日、25日出版。32开本,每期约32页。由齐云卿主持。主要撰稿人有蔡元培 (连载《华工学校讲义》)、李石曾、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