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玄同

    钱玄同 : 著名文字音韵学家、《新青年》杂志的轮流编辑之一。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887年9月12日生。原名夏,字中季,号德潜,后更名玄同,号疑古,笔名逸谷、浑然异、金心异、王敬轩、疑古玄同。1904年5月,曾与友人在上海合办《湖州白话报》半月刊,不用光绪年号,只书“甲辰”字样。1906年随兄钱恂去日本,旋入早稻田大学学习,并于翌年加入同盟会。曾师事国学大师章太炎习文字声韵之学。1910年回国,在浙江和北京任中学国文教员。1916年改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大学教授。1917年2月1日,从《新青年》 2卷6期起,即发表致陈独秀的通信,表示赞成文学革新,并在其后《论应用文之亟宜改良》的信中,提出应用文改革大纲十三事。在此前后,还写了不少文章、随感录和通信鼓吹白话文,主张言文一致,反对用典,提倡小说、新诗、新戏,建议采用阿拉伯数字、以公元纪年、改横排加西式标点符号等,并希望《新青年》及其撰稿人做除旧布新的示范。1918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邀请鲁迅为该刊投稿,推动其写作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撰文大力提倡新文化运动,多次批驳保存国粹和灵学等谬论,首先提出打倒“桐城谬种”、“选学妖孽”。此外,还与刘半农合演双簧,即先由他化名王敬轩致信《新青年》,从反面说出守旧派的各种谬论,然后再由刘从正面逐条进行驳斥,以此扩大新文化的影响。1919年1月,《新青年》从6卷1期起成立编辑委员会,与陈独秀、李大钊、高一涵、沈尹默、胡适轮流担任编辑。撰文宣传国语,尤重视注音符号和汉字改革等问题,曾在上海《国语月刊》的“汉字改革号”上发表《汉字革命!》的长文。1923年北京高师改名国立北京师范大学,仍任教授。1925年与黎锦熙一起在《京报》附设的《国语》周刊上,撰文与宣言不收白话文的《甲寅》周刊作战,反对提倡文言古文,积极维护国语运动。1928年秋,任北师大国文系主任,仍担负师大及北大的授课任务,兼任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委员兼常委。1929年主持编纂《国音常用字汇》。1933年与黎锦熙分任《中国大辞典》总编纂。1937年北平沦陷,师大迁往西安,他因病留平,并多次声明不任伪职,更不当汉奸。1939年1月17日因脑溢血在北平去世。著有《音韵学》、《文字学音篇》、《国音沿革六讲》、《古今音韵沿革》、《中国文字概略》、《经学史略》、《说文部首今读》、《说文音符今读表》、《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等。

为您推荐

叶楚伧

叶楚伧 : 国民党新闻事业领导人。江苏吴县人。原名宗源,字卓书,号小凤,笔名叶叶、单叶、单书、老凤、龙公、之子、屑屑、春风、琳琅生。苏州高等学堂毕业。1902年考入上海徐家汇南洋公学。1907年至..

丁文江

丁文江 : 著名地质学家和报刊编辑撰稿人。江苏泰兴人。1887年4月13日生。字在君,笔名宗淹、淹。1902年留学日本,曾一度参与 《江苏》 杂志的编辑工作。1904年3月离开日本赴英国留学,先在东部司保尔..

董显光

董显光 : 著名报人和新闻记者。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1887年11月9日生。世代务农,父母均信仰基督教,1899年举家迁沪。先后入上海中西书院、清心中学读书。1905年转入民立中学。1906年中学毕业后,..

张竹平

方觉慧

方觉慧 : 民国初年报纸主编。湖北蕲春人。字子樵。青年时代在黄州府中学读书,并参加湖北地区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共进社。1911年任 《大江报》 特约编撰,旋参加武昌起义。汉口失守后,至武昌任都督参..

李抱一

李抱一 : 著名湖南报人。湖南新化人。原名景侨,字嗣循,笔名盾、司盾、莳竹、小知等。1911年毕业于湖南高等学堂文科。1912年4月,共和党报纸《湖南公报》 在长沙创刊,任国内新闻编辑。1915年9月1日,..

李次山

李次山 : 上海联合通讯社创办人。湖北英山人。号时蕊。1911年毕业于安徽官立法政学堂。1913年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武装斗争,受到袁政府的通缉,在上海被捕。出狱后亡命日本。1916年回国,在上海操律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