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叔衡 : 五四时期和中共建党初期的报刊活动家。湖南宁乡人。1876年5月27日生。谱名启璇,字玉衡,号琥璜,学名瞻岵,笔名老武。12岁起读私塾。26岁时考中秀才。随后在乡间以教书为业。辛亥革命后,赴长沙求学,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1914年夏毕业,受聘到长沙楚怡小学教书。1918年4月14日,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发起成立新民学会,后曾被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主持会务。五四运动爆发后,与毛泽东等发起并组织湖南人民驱逐皖系军阀张敬尧的运动。1920年1月,亲赴衡阳创办《湘潮》周刊,以造成驱张声势。该刊曾刊有 《驱张运动的总记》一文,详细记载了各地驱张运动中的组织、刊物和活动。同年9月,被湖南省教育委员会任命为湖南通俗教育馆馆长,并接办该馆发行的《湖南通俗报》。在其主办下,该报着重刊登劳工神圣、妇女解放、民众联合、反帝反军阀反贪官污吏等内容,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深受群众欢迎,在湖南产生很大影响。同年还协助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及俄罗斯研究会,发行 《俄罗斯丛刊》。1921年6月,赵恒惕军阀政府以宣传过激主义的罪名将其馆长职务撤掉,主办的 《湖南通俗报》 也随之于6月15日被勒令停刊。7月,和毛泽东赴上海,代表湖南共产党小组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回长沙建立党的地方组织,任中共湘区委员会组织委员,并先后兼任船山学社社长、湖南自修大学和湘江学校校长等职务。1926年7月,北伐军攻占长沙后,任湖南中山图书馆和《湖南民报》馆馆长。1927年5月21日“马日事变”后,到上海为中共筹办聚成印刷公司,担任该公司经理,负责印刷党内文件与刊物。同年,任上海互济会书记。1928年6月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出席中共“六大”。1930年回国,在上海负责共产国际救济总会和全国互济会工作。1931年秋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工作监察部部长、最高法院院长、内务部代部长等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2月24日,在福建长汀水口镇附近的小径村被敌人包围,在突围中壮烈牺牲。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