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恺

    廖仲恺 : 孙中山领导下的革命报刊编辑和政论作者。广东惠阳人。出身于旅美华侨家庭。1877年4月23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笔名屠富、渊实、无首等。少年时代在美国读书。1893年回国。1902年秋到日本留学,先后在早稻田大学经济预科、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1903年9月结识孙中山,开始参加其领导的革命运动。1905年9月1日加入中国同盟会,任同盟会总部外事部干事。同年被选为中国留日学生会会长。1905年至1907年这两年,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上用笔名先后发表9篇文章,除1篇《辟非民族者》外,其余8篇是关于欧美近世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各流派的译文,为读者提供了不少有益的思想材料,是该报作者中翻译最勤的一个人。1908年潜回国内,在天津、吉林等地从事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任广东省军政府总参议、南北议和会议代表,积极从事反袁世凯活动。二次革命失败后亡命日本。1914年5月,在东京参加《民国》杂志的编辑撰稿工作,为该报主要撰稿人之一。同年7月8日,中华革命党成立,被举为财政部副部长。1916年4月随孙中山回国,协助孙中山从事反袁、护法斗争,成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1919年6月、8月,孙中山在上海先后创办《星期评论》周刊、《建设》杂志月刊,参与两报刊的编辑工作,并在这两个报刊和上海《民国日报》上发表10多篇政论文章,着重阐述孙中山的民权、民主两大主义,赞扬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20年代初期,又积极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建立黄埔军校,历任国民党的财政部长、工人部长、农民部长、广东省长、黄埔军校党代表、军需总监等要职,并继续在《民国日报》等报刊上撰文,坚决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宣传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国民党右派进行不调和的斗争,成为国民党左派的一面旗帜。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被国民党右派暗杀。其论著被辑为《廖仲恺文集》、《双清文集》出版。

为您推荐

杜亚泉

杜亚泉 : 著名自然科学刊物主编。浙江沼兴人。原名炜孙,字秋帆,号亚泉,笔名陈仲逸、伧父、伧叟、高劳等。甲午战争后,大量购阅中文西方自然科学书籍,立志科学救国。1897年被绍兴中西学堂聘任为理科..

秦力山

秦力山 : 清末著名报人。湖南长沙人。原名鼎彝,字力山,笔名遁公、巩黄、聘三、俊杰、民表、遁庵。1897年入长沙时务学堂,从谭嗣同学习,并参加南学会。1898年9月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大同..

白逾桓

白逾桓 : 近代报人。原籍湖北京山,本姓刘,幼年丧父,随母到天门当佣工,为东家赏识,收为义子,改姓白,名逾桓,字楚香。日本明治法律学校毕业。1905年6月24日,程家柽主编的 《二十世纪之支那》 在东京..

梁启超

陈去病

陈去病 : 近代报刊活动家。江苏吴江人。原名庆林,字伯儒、百如,一字佩忍,别字病倩,号伋倩、巢南、垂虹亭长,晚号勤补老人,笔名季子、大哀、天放、法忍、老衲、伯雷、柏儒、拜汲、汲楼、无名、病禅..

林宗素

林宗素 : 清末民初著名女报人。福建闽侯人,名报人林白水之胞妹。1898年随林白水到杭州,参加浙江教育会活动,并开始与秋瑾结识。1902年到上海,入爱国女校学习。1903年东渡日本,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

黄节

黄节 : 清末报人。广东顺德人。字晦闻,别号纯熙、史氏,笔名佩文、蒹葭楼主等。早年受业于经学家简竹居。1902年2月,和邓实在上海创办 《政艺通报》半月刊,开始办报活动。1904年与邓实等人在上海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