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钧儒

    沈钧儒 : 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报刊编辑撰稿人。原籍浙江嘉兴,1875年1月2日生于江苏苏州。字秉甫,号衡山。1903年中举人,次年中二甲第75名进士。1905年9月被派往日本留学,入东京私立法政大学速成科学习。1907年学成回国,从事立宪运动,任浙江省咨议局副议长。辛亥革命后,任浙江都督府警察局长。1912年5月参加同盟会,8月加入南社。民国初年,在浙江任教育司长,从事教育工作。1916年冬到北京任司法部秘书,参加政学系活动。张勋复辟后南下广州,任孙中山组织的护法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1921年由广州到上海,任政学系的《中华新报》主笔。1922年到北京,一度任参议院秘书长。1923年10月到上海,反对曹锟贿选总统。北伐战争开始后,在《浙江月报》 1卷2期发表《联省自治谈》,主张开展“民治”运动。北伐军攻克浙江后,任国共合作的浙江省临时政府政务委员兼秘书长。1928年出任上海法科大学教务长,并执行律师职务。1933年参加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法律委员。1935年12月27日,领导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1936年1月28日,发起组成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5月31日,又在上海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并被选为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参与起草全救会宣言和《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等文件。7月15日,与章乃器、陶行知、邹韬奋联名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11月22日深夜,与救国会其他负责人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7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成为有名的“七君子”事件。1937年7月31日获释后,继续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2月由南京到武汉,筹组抗敌救亡总会并任主席。12月11日,在武汉创办《全民》周刊。1938年7月7日,将该刊与邹韬奋创办的《抗战》三日刊合并为《全民抗战》三日刊,任编委。同年10月,由武汉到重庆。1939年11月下旬,与黄炎培,章伯钧等人在重庆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1941年3月创议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9月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委。1944年12月18日,与吴昱恒、陆鸿仪、沙千里被《新华日报》聘请为常年法律顾问。1945年10月1日,与陶行知在重庆领导创办《民主星期刊》。同年冬,原救国会改名为中国人民救国会,被推为主席。1946年1月,领导该会在重庆创办《民主生活》周刊,任该刊发行人。2月中旬,离开重庆回到上海。1947年10月下旬,民盟被宣布为“非法团体”、总部解散后到香港,恢复并继续领导民盟的工作。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1956年2月任民盟中央主席。1963年6月11日在北京病逝。著有《宪法要览》、《制宪必携》、《寥寥集》、《家庭新论》等。

为您推荐

白逾桓

白逾桓 : 近代报人。原籍湖北京山,本姓刘,幼年丧父,随母到天门当佣工,为东家赏识,收为义子,改姓白,名逾桓,字楚香。日本明治法律学校毕业。1905年6月24日,程家柽主编的 《二十世纪之支那》 在东京..

梁启超

梁启超 : 著名改良派报刊活动家和政论家。广东新会人。1873年2月23日生。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任甫、沧江、饮冰子、饮冰室主人、新民子、中国之新民、哀时客等。幼读四书五经,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

陈去病

陈去病 : 近代报刊活动家。江苏吴江人。原名庆林,字伯儒、百如,一字佩忍,别字病倩,号伋倩、巢南、垂虹亭长,晚号勤补老人,笔名季子、大哀、天放、法忍、老衲、伯雷、柏儒、拜汲、汲楼、无名、病禅..

陈友仁

包天笑

包天笑 : 著名报纸副刊编辑。江苏吴县人。1876年2月26日生。原名德宝,又名清柱、公毅,字朗孙,号包山,笔名吴门天笑生、天笑生、天笑、笑、冷笑 (与陈冷血合称)、春云、微妙、曼妙、迦叶、拈花、余..

黄兴

黄兴 :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工作者。湖南善化(今长沙) 人。原名轸,字廑午,号杞园,又号克强,笔名堇坞、庆午、庆武、经武、张守正等。1893年入城南书院读书。1896年被录取为县学生。1898年以成绩优异..

汪汉溪

汪汉溪 : 上海《新闻报》总经理。安徽婺源人。字龙标。早年毕业于梅溪书院,考中秀才。曾任松江塔山司巡检,后任上海南洋公学庶务职。1899年11月担任南洋公学监院的美国人福开森购进 《新闻报》,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