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孔周

    樊孔周 : 近代四川著名报人。四川华阳(今成都市)人。名起鸿,号孔周,笔名市隐。曾习科举,为增生。后受维新思想影响,弃学从商、办报。先与高石铭在成都学道街创设“二酉山房”书店,并亲赴上海贩运回铅石印新书时报。1905年,成都商务总会成立,以图书业帮帮董身份,充任商务总会筹备人及会董。1908年任商务总会协理,倡议集股修建“劝工场” (次年4月22日建成更名为“劝业场”,1910年又更名为“商业场”),并创立经营茶园旅馆戏班的“悦来公司”,自任董事长。同年底,又兼任商事公断处评议员。1910年集股3万元,创办昌福印刷公司,自任总经理,不但拥有铅印、石印设备,能自制字钉铜模,还有套印彩色机具。同年6月7日,成都商务总会机关报《成都商报》创刊,为该报“名誉赞成员”,次年该报更名为《四川商会公报》。辛亥革命后,担任成都总商会总理,主持商会工作:一面继续致力于发展工商业,擘划实业计划;一面积极从事报界工作,参与政治活动。1911年12月22日,将从廖用之手中接办的《四川商会公报》更名为《四川公报》出版,自任社长。1912年在成都发起成立报界公会。同年4月22日,将《四川公报》与汪象孙主持的《中华国民报》合并为《国民公报》。同年7月,被选为四川省临时参议会议员;在省议会开会期间,在成都创办四川最早的《晚报》,揭载会议消息,讥评议员劣迹,受到读者欢迎。1913年,仍将《四川公报》恢复出版,其新闻“在当时最称敏确”,颇受读者欢迎,成为民初影响较大的一家报纸。1914年7月15日,在 《四川公报》 之外增出文艺半月刊 《娱闲录》,由昌福公司印刷,邀请成都文艺界知名人士撰稿,以小说和娱乐文章为主,出刊后曾轰动一时。1915年10月1日,将 《四川公报》 更名为 《四川群报》。同时,原单独出版的 《娱闲录》 也改刊在 《四川群报》 的附张上。同年 “双十节”,愤于人身安全无保障、言论屡遭摧残的现实,书写对联贴于报馆门前: “庆祝在戒严期间,半是欢欣,半是恐惧; 言论非自由时代,一面下笔,一面留神。” 当 “筹安会” 通电各省商会征询帝制 “意见” 时,特发出 “全国赞成,本会同意”的回电。梁启超的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一文在《大中华》 杂志发表后,即让报馆将该文印成单张,随报附送,以扩大影响。1916年6月当袁世凯暴死的消息传来时,于6月7日及时以红纸印发号外,并亲书 “千夫所指,无病而死,袁世凯死矣” 的大字标题,广为散发,人心大快。1917年6月9日,由重庆返成都路经简阳县施家坝,突遭三师团长张鹏午所遣暴徒枪击,身中8弹而死。人们认为此事为军阀刘存厚唆使所为,故民间有 “樊孔周周身是孔,刘存厚厚脸犹存” 的联语流传。

为您推荐

黄兴

黄兴 :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工作者。湖南善化(今长沙) 人。原名轸,字廑午,号杞园,又号克强,笔名堇坞、庆午、庆武、经武、张守正等。1893年入城南书院读书。1896年被录取为县学生。1898年以成绩优异..

汪汉溪

汪汉溪 : 上海《新闻报》总经理。安徽婺源人。字龙标。早年毕业于梅溪书院,考中秀才。曾任松江塔山司巡检,后任上海南洋公学庶务职。1899年11月担任南洋公学监院的美国人福开森购进 《新闻报》,被..

欧榘甲

欧榘甲 : 清末改良派报人。广东归善(今惠阳)人。 字云樵,别号太平洋客。康有为万木草堂的弟子,在康门中以能文著称。1896年8月,任上海《时务报》撰述人。1897年2月澳门《知新报》创刊后,为该报主要..

刘师亮

傅樵村

傅樵村 : 四川早期通俗报刊创办人。四川简阳人。名崇榘,字樵村,笔名樵春、樵父、樵斧、樵甫、樵子、樵新子、老樵、新樵、岷樵、亦天、过来人、热心冷官、热肠冷官等。“早年应童子试以第10名入学,..

狄楚青

狄楚青 : 著名报人。江苏溧阳人。原名葆贤,字楚青,号平子,笔名平等阁主、慈石、平情居士、狄平、高平子、楚卿、六根清净人等。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早年中举。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接受康、梁影响,..

徐勤

徐勤 : 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活动家。广东三水人。字君勉,号雪庵。康有为学生。1896年1月与何树龄共同主编上海强学会机关报《强学报》,宣传维新思想,仅出3期即被迫停刊。旋赴广州担任康有为所办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