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漾兮 : 著名版画家和报刊美术编辑。四川成都人。1912年12月17日生。原名国士,笔名漾兮、果果、陶陶、舟子、江苇、陈朴、程又文、周永礼、雷浪等。7岁时父母双亡,寄养在叔父家。少年当过杂货店学徒。自幼爱好美术。1925年考入四川私立美术专科学校初级师范科,1927年被保送该校西画科免费学习。1930年参加革命美术团体“时代画会”,曾为该会在《西南日报》主编的副刊《时代艺术》周刊制作刊头。还曾在少城公园通俗教育馆以通俗画会名义举办的通俗画展出过水彩画《游行示威》。1931年后,以画广告、漫画度日。1937的2月《新民报》在成都创刊后,入该报编辑画刊。抗战爆发后,与谢趣生、苗勃然等人组织“四川漫画社”和中华全国木刻协会成都分会,担任理事,从事漫画及木刻创作活动,曾在成都先后举办过三次大型“抗战漫画木刻展览”,还为《新新新闻》、《四川日报》等报刊无偿提供画稿。同年还参加《国难三日刊》、《捷报》的编辑工作,并在成都南虹艺专、西川艺专任教。1938年4月《星芒报》创刊,又无偿为该报提供画稿。6月25日,参与创办《时事新刊》。还曾到市民众教育馆任艺术干事。1941年接任该馆艺术主任。1943年入《华西日报》任美术编辑,并主编《华西画刊》。1945年去川康通讯社任外埠通讯工作。抗战胜利后,积极筹办《自由画报》。10月10日,该报在成都创刊,自任主编。该报为4开周报,发刊词只有“不自由、毋宁死!”几个字,在该刊除发表署名作品《有弦律节拍的饥饿声》、《农忙时节》、《葬子图》、《擦皮鞋的孩子》等外,还用笔名刊出了《小距离》、《胜利带给中国的命运》、《汉奸的官运》、《大员的财运》、《工厂的霉运》、《人民的死运》、《注意法西斯的伪装》、《在青天白日旗下》、《用泪和恨筑成新的长城》、《外国朋友也大声呼喊:反对内战!》、《中国人民解放的时刻到了!》等作品100多幅。1946年春该报被迫停刊后,转到《华西晚报》编辑《华西画刊》。同年5月,兼任《民众时报》漫画编辑。同时,还兼任《益报》漫画编辑。1947年春,兼任省立艺专教授,并在《工商导报》发表画稿。1948年5月避难到香港,参加香港文协和人间画会,并在《华商报》和《大公报》发表漫画、木刻作品。所作《人市》、《抢米》木刻曾在美国《华莱士》杂志发表。1949年5月回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美协理事。后应聘到杭州国立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任副教授。1954年在浙江美术学院创办国内第一个版画系,任系主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外,还担任浙江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政协委员、中罗友协理事等职。1964年6月17日因肺气肿病在杭州逝世。一生创作以版画为主,代表作品还有《前方浴血抗战,后方加紧生产》、《牧歌》、《拓荒者》、《丰收果实》、《西湖景色》、《送饭到田间》等。1959年出版《漾兮木刻选集》。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