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

    何云 : 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著名新闻工作者。浙江上虞人。原名朱士翘,改用名何云,笔名何文、露蒂、王再然。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书香家庭。1919年考入绍兴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后就读于杭州浙江第一师范,毕业后曾在春晖中学附小任教。192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后曾任国民党上虞县党部执行委员、组织部长。1930年5月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旁听。同年8月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学经济,后因家贫转入公费的铁道学校学习。曾在日本华侨小学任校长半年。1931年 “九一八” 事变后回国,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抗日武装自卫会秘书、国民御侮自救会宣传部长、民族解放大同盟宣传部长,主编 《中国论坛》 (中文版)。1933年6月被国民政府逮捕,7月判处无期徒刑,关在南京中央军人监狱。在狱中坚持斗争,并自学德文和世界语。抗日战争爆发,经中共营救获释出狱,在南京创办并主编 《金陵日报》。不久,赴武汉参加《新华日报》 工作,任国际版编辑,并参加报社支部委员会。1938年9月赴西安,筹办 《新华日报》西安版,因国民党阻挠未成。11月转赴华北敌后筹办《新华日报》 华北版。1939年1月1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在山西沁县创刊,任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不久,即兼任新成立并附设于报社内的新华社华北分社社长。同年7月,在反 “扫荡” 战斗中,将报馆人员 “化整为零”,坚持出版该报的东线版、西线版、南线版、北线版,扩大了报纸的影响,使最高发行量一度超过5万份。同年9月1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北方办事处在辽县成立,兼任该处主任。1940年11月,曾领导报馆人员出版 《中国人》周报。此外,还曾帮助 《抗战生活》、《敌伪动态》、《华北文化》、《华北文艺》、《文艺增刊》及中共北方局《党的生活》、八路军总部的 《前线》 等报刊的出版与发行工作,联系和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工农兵通讯员,为我党开拓华北敌后新闻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41年,被选为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新闻界参议员。1942年5月19日,日寇包围报社驻地辽县麻田,三次突围未成,5月28日晨中弹牺牲于山西辽县(今左权县) 东南大羊角村附近南艾铺。

为您推荐

季逎时

季逎时 : 著名报刊编辑。江苏镇江人。早年在镇江行医。1925年到北京,任 《北京晚报》 经理,从事广告、发行等工作。1929年起,除任北京一些报纸的编辑、记者外,还兼任南京 《中央日报》、汉口《武汉..

王造时

王造时 : 进步报刊主编。江西安福人。1903年8月1日生。原名雄生。早年就读于安福县高等小学。1917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五四运动爆发时,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团成员之一,曾连续担任清华学生评议会主..

李竹如

李竹如 : 抗战时期牺牲的新闻工作者。山东利津人。原名贻萼,字世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共分裂后到济南求学,并进行秘密革命活动。1928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系,任中共中大书记,并参加..

黎烈文

李硕勋

李硕勋 : 学生报刊编辑和撰稿人。四川高县人。1903年2月23日生。又名陶,字开灼,号心仁。早年就读于庆符县第一小学。1918年秋毕业后考入宜宾叙属联合中学。1919年春到成都考入储才中学。1921年春转..

胡健中

胡健中 : 国民党报纸主编。原籍安徽和县,寄籍浙江杭州。学名经明,笔名蘅子。1918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文科。1928年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机关报杭州《民国日报》 总编辑,1930年继任该报社长。1934年6月..

张仲实

张仲实 : 著名翻译家和报刊编辑撰稿人。陕西陇县人。1903年7月15日生。原名安人,笔名任远、实甫。1922年秋进三原陕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习纺织,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