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超麟

    郑超麟 : 共产党早期报刊编辑。福建漳平人。又名嘉槐、宗玄,化名马道甫。1919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6月,在巴黎参加发起成立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2月改称中国社青团旅欧支部)。1923年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读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为国内的《向导》撰稿。同年9月底回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首先是做党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的校对工作,其次是管理印刷和发行。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担任《热血日报》的编辑和撰稿人。同时,因《向导》原主编蔡和森去北京西山疗养、四届中央宣传部长彭述之正患病住院,便以宣传部秘书身份做了《向导》的实际负责人,直至1927年春在上海出版最后一期。在编辑期间,常以“记者”署名回答读者来信。此外,还参加《新青年》 和 《前锋》 的编辑工作。1927年4月参加党的 “五大”,被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五大”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长、中央农委秘书和中央出版局 (后改名为中央出版委员会) 负责人。“八七” 会议后,被瞿秋白调回中央,奉命恢复 《向导》的出版工作。10月24日,他提议改名的 《布尔塞维克》 周刊在上海秘密创刊,与瞿秋白等为5人编辑委员会成员。12月1日,该刊扩大编委后又兼任秘书。为该刊主要撰稿人之一。后追随陈独秀鼓吹取消主义。1929年与被开除党籍的陈独秀一起组织托派组织无产者社。1930年3月,该社 《无产者》 杂志在上海出版,任编辑和撰稿人。1931年被托派组织 “中国共产党左翼反对派” 选为中央委员。不久被国民党逮捕入狱。抗战爆发后获释,从事教育和翻译工作,并继续进行托派活动。1947年托派中的“国际主义派” 在上海成立临时中央,被选为中央委员。1949年曾参加托派组织 “中国国际主义工人党”的建党活动,为该党负责人之一。1952年被捕,1972年释放。后任上海市第六届政协委员、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

为您推荐

糜文浩

糜文浩 : 革命烈士和报刊编辑。江苏无锡人。字仲苏。出身于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考入江苏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即苏州工专)读书。在校期间,参加五四运动。1923年2月,与长兄、共产党员糜文溶一道..

陈高佣

陈高佣 : 中国新闻专科学校创办人。山西平遥人。早年就读于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暨南大学任教。1931年3月,与李南芗等在上海创办 《世界与中国》杂志。次年6月,以该刊言论激进遭租界当局封禁..

王白与

王白与 : 著名诗人和四川报人。祖籍四川西充,1902年10月15日生于蓬安。名本霖,字白与。早年就读于南充联合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陆军测量大学,开始为北京报刊撰写文章。1927年学成回川,并与蒲殿俊..

林柏生

傅双无

傅双无 : 四川华阳(今成都)人。笔名霜坞、双恶。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毕业。1922年曾参加王右木组织的马克思主义读书会,首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选为执委和宣传部主任,后因在团内闹分裂而退团。..

李公朴

李公朴 : 现代进步报刊活动家。江苏苏州人,1902年11月26日生于镇江。原名永祥,号晋祥,后改名公朴,号仆如,笔名长啸。小时念过几年私塾。13岁时在镇江做学徒。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组织“爱国团”,..

章衣萍

章衣萍 : 现代作家和文艺报刊编辑撰稿人。安徽绩溪人。原名鸿熙。8岁开始读书。15岁时到南京继续中学学业。1919年到北京,为北京大学旁听生。曾任同乡胡适的私人秘书。1924年11月,《语丝》周刊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