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尔斯

    韦尔斯 : 海伦·福斯特·斯诺(Helen Foster Snow)。长期在中国活动的美国女记者。笔名尼姆·韦尔斯(Nym Wales)。早年就学于美国犹太大学。1931年毕业后到中国,任上海美国总领事馆秘书,兼任英文 《密勒氏评论报》 书评作者,同时为上海4家报刊写广告,为 《旁观者》 杂志编专页。1932年底与斯诺结婚 (1949年离异)。1933年至1937年在北平,任 《密勒氏评论报》 驻北平记者兼书刊评论员,入燕京大学学习一年,兼任美国 《亚细亚》 杂志撰稿人、《民族》 周刊驻中国通讯员,大力支持和报道“一二·九”中国学生运动,协助斯诺编译出版 《活的中国》和 《红星照耀中国》。1937年与友人在北平创办《民主》 (Democracy) 杂志。同年4月赴延安访问4个月,后来写作出版 《红色中国内幕》 (中译名《续西行漫记》)、《中国共产党人: 老兵传略》 等书。1938年春,与斯诺、艾黎一起创办中国工业合作社,任副社长。1940年底回美国,1941年至1949年任纽约《星期六文学评论》 书评作家,并主持“支援中国工合委员会”,任副主席,为 “工合” 筹款奔走活动整10年。在回国后的近40年中,坚持不懈地整理写作《续西行漫记》、《中国共产党人:老兵传略》等有关中国的书籍10余部。1972至1973年、1978年两次到中国访问,偕同美国制片人拍摄电视纪录片,写作出版 《七十年代西行漫记》一书。一生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而工作。1991年9月荣获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的首次 “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1997年1月11日逝世。著有《革命生涯: 传记》 (1938)、《中国妇女》 (1938)、《中国红区内幕(或译 《续西行漫记》)》 (1939)、《中国为民主奠基》(1941)、《阿里郎之歌》 (与人合著,1941)、《中国工人运动》 (1945)、《红色尘土》(1952)、《寓言》 (1952)、《关于中国的历史笔记》(6卷,1962)、《延安笔记》 (1962)、《近代中国妇女》(1967)、《中国共产党人: 老兵传略》 (1972)等书。

为您推荐

艾尔索普

艾尔索普 : 约瑟·赖特·艾尔索普(Joseph Wright)。曾在中国活动的美国记者和专栏作家。193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入《纽约先驱论坛报》 任见习记者。1936年任该报驻华盛顿记者。1937年与同事金特纳(R..

《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交流委员会1980年2月提交的关于当代世界新闻与传播调查研究的总结报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办公室发表,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出版中译本,由..

夏庇若

夏庇若 : 迈克尔·夏庇若 (Michael Shapiro)。新中国成立后在新华社工作的英国专家。他出身在英国一个贫苦家庭。30年代初,考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并投身于工人运动。1934年加入英国共产党,先后担任..

贾安娜

《传播研究方法总论》

《传播研究方法总论》 : 杨孝溁著,台湾三民书局1978年3月出版。这是一本关于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概论性书籍,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编绪论,概述传播研究的发展及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编..

魏宁顿

魏宁顿 : 阿兰·魏宁顿(Alain Winnington)建国前后在中国新华社工作的英国专家。早年加入英国共产党,曾任英共中央机关报 《工人日报》 副主编。1948年受英共中央派遣来华,在河北平山县参加新华社..

爱泼斯坦

爱泼斯坦 :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Lsrael Epstein)。著名英文报刊编辑。犹太人。1915年4月20日生于波兰华沙一个犹太人家庭,1917年随父母移居天津。少年时代在天津租界英国人办的学校读书。1931年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