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金生

    爱金生 : B·爱金生(B·Atkinson)。抗战时期活跃于中国的著名美国进步新闻记者。来华前,已在美国 《纽约时报》任戏剧栏编辑多年。1942年12月13日,作为 《纽约时报》 记者奉派到重庆。他是经由总统竞选人温德尔·威尔基向该报负责人推荐来华的。来华工作后,所写重庆剧坛动态、恕江前线巡礼等报道,均经美国各报纸及杂志转载。1943年3月26日,搭乘美国军用飞机到云南采访滇西远征军的训练和出征准备工作,受到国民党军令部和国宣处的责难。5月18日,在重庆当选为 “驻华外国新闻记者协会”会长后,曾代表外国记者向国民党中宣部提出 “放宽新闻标准”等4点要点。后参加国民政府组织的外国记者鄂西访问团,参观了中国军队阻击日军的石牌要塞战场,听了军队官兵的介绍,回渝后向国内发了不少电讯,坚信中国抗战必胜。8月13日,所写关于中国内政的综合报道,以 “中立者客观地位”介绍了中共的立场观点。1944年4月18日,他和15名外国记者联名致函蒋介石,认为中国新闻检查办法“过于严苛,且失公允”,要求放宽检查标准。8月26日,蒋介石批准他赴延安采访。9月17日,抵达延安受到毛泽东等人的欢迎。10月3日,在重庆《新华日报》 发表 《外国记者眼中的重庆》一文,当日报纸曾遭到没收。12月,撰文指责中国无民主,消极抗战,准备内战。1945年1月,因对中国政府感到失望,返回美国。回国后,在报刊上发表许多评论中国内政的文章,揭露国共谈判真相,介绍边区“三三制” 民主政治,高度评价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对抗战的伟大贡献,在美国引起较大反响。

为您推荐

尾崎秀实

尾崎秀实 : 曾在华从事新闻工作的日本进步记者。东京都人。1901年4月29日生。笔名白川次郎。1925年3月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毕业。1926年入东京《朝日新闻》 社当记者。1928—1932年任该社驻上海分社..

索尔兹伯里

索尔兹伯里 : 哈里森·埃文森·索尔 兹 伯 里(Harrison Evans Salisbury)。70年代以来多次来华采访的美国记者、作家。1908年11月14日生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1925年进入明尼苏达大学学习,1..

斯坦因

斯坦因 : 冈瑟·斯坦因(Gunther Stein)。抗战时期活跃于中国的外国进步记者。1900年生于德国柏林一个犹太人家庭。1919年至1922年在德国柏林大学经济系读书。1922年至1933年在自由派报纸 《柏林每..

根室

费正清

费正清 : 费尔班克·约翰·金(John Klng Falrbank)。抗战时期的美国新闻官员、著名的“中国通”。1907年5月24日生于南达科他州休伦。192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后获得罗兹奖学金到英国牛津大学进修..

拉铁摩尔

拉铁摩尔 : 欧文·J·拉铁摩尔(Owen J·Lattimore)。在华从事新闻活动的美国东方学家。1900年7月29日生于华盛顿,次年随父母来到中国华北。12岁起,在瑞士及英国受中等教育。英国中学毕业后于1920年..

张雪楼

张雪楼 : 克里斯托弗·约翰(Christopher John)。来华活动的英国新闻记者。1931年来中国,在上海任路透社远东通讯员兼分社总经理。1932年经赵敏恒牵线到南京与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程天放等签订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