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伏园(1894~1966)

    孙伏园(1894~1966) : 中国报刊主编。原名福源,字养泉,笔名伏庐、柏生、松年等。浙江绍兴人。1894年生。曾就学于浙江山阴师范学堂。五四运动时期加入文学社团新潮社,任干事。编《新潮》月刊,并主编北京《国民公报》副刊。1920年参加发起文学研究会。1921年夏在北京大学国文系毕业后,主编《晨报》副刊,发表鲁迅的《阿Q正传》。1924年与鲁迅等发起成立语丝社,出版 《语丝》周刊。同年还应邵飘萍的邀请,主编《京报》副刊。1926年任厦门大学国学研究所编辑部干事,次年初任教广州中山大学。不久去武汉,主编《中央日报》的"中央副刊",曾转载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1927年冬去上海,创办"婴婴书屋",并主编《贡献》旬刊(国民党改组派办)、《当代》月刊。1928~1931年间赴法国留学。回国后在河北定县从事平民教育工作,主编《民间》杂志。抗日战争期间,主编重庆《中央日报》副刊。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四川大学、华西大学教授,主编《新民报》(南京)副刊。1966年1月2日在北京病逝。著有《鲁迅先生二三事》、《伏园游记》。孙伏园是中国新闻史上主编报纸副刊种数最多、历时最长的少数几个人之一。有较丰富的副刊编辑经验。他主编的《晨报》副刊和《京报》副刊,与俞颂华主编的《时事新报》副刊、邵力子主编的《民国日报》(上海)副刊一起,有五四运动时期"四大副刊"之美称。

为您推荐

丛刊

丛刊 : 把性质相近的一些文章汇辑成书,编成顺序号连续出版,一般有一总名。丛刊与期刊的区别,是丛刊不标明卷、期,一般不定期出版,通常在内容安排上比较集中。丛刊与丛书很难区别,丛刊在中国古代即指丛书,在西方..

宋世雄(1939~  )

宋世雄(1939~  ) :   中国新闻记者、体育播音员。北京人。1939年11月13日生。北京市第37中学毕业。在校期间即爱好体育,善于在比赛现场进行解说。毕业后曾在街道共产主义青年团委员会义务工作3年。在此期..

《遂初堂书目》

《遂初堂书目》 : 中国现存最早著录版本的书目。中国南宋尤袤(1127~1194)辑。袤字延之,自号遂初居士。后人曾为之续辑,凡44类,计经部9类、史部18类、子部14类、集部3类。所收图书,一般仅录其名而不详卷数,亦不详..

苏南新闻专科学院

台湾省报刊

台湾省报刊 : 中国台湾省(包括澎湖、金门、马祖)出版的报纸和刊物数量较多。   台湾报纸 截至1987年底,有报纸31家。按出版时间分,有日报25家,晚报6家;按文种分,有中文报29家,英文报2家;按出版地分,台北市15..

《隋书·经籍志》

《隋书·经籍志》 : 中国第2部传世的史志目录。习称《隋志》。唐代魏徵、长孙无忌等所编《隋书》65卷中的4卷(卷三十二至三十五),十志之一种。《隋志》的撰修人是贞观二年(628)起任职秘书监的魏徵。他的主..

宋原放(1923~  )

宋原放(1923~  ) : 中国出版家。1923年1月29日生于江苏扬州。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40年代开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先后任《扬州新报》校对、《前哨报》编辑、记者,新华通讯社苏中支社资料科科长、苏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