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评论 : 就新近发生的事件、思想倾向、社会活动或工作发表议论的文章。新闻传播工具就其报道发表的重要评论,代表编辑部的意见。

  评论是近代报纸的产物。英、美等国的报纸以一定篇幅刊载新闻评论,称"首席文字"。中国报刊的评论渊源于历史上的政论文体。资产阶级改良派王韬是中国最早的新闻评论家,他创办的《循环日报》开了中国新闻评论的先河。

  评论具有新闻性和政论性的特征。评论的新闻性表现为提出人们当前关注的问题,突出新意,迅速传播。评论的政论性服务于各自的阶级、政党和集团,按本阶级的世界观解释客观事物。

  不同的新闻传播工具对评论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有的按规格、等级分类,有的按作者署名或不署名分类,有的按篇幅长短分类,没有统一的格式。以中外报纸为例,可分为5类:

  ①社论。包括专论、代论、来论、编辑部文章等。社论是规格最高的评论,代表编辑部的观点。

  ②本报评论员文章。包括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观察家文章等,规格次于社论。

  ③短评。代表编辑部意见的短篇评论。

  ④编后记和编者按。是编辑为新闻报道或文章加的说明或批注。

  ⑤专栏评论。一般署作者名字,形式活泼,体现作者风格。

  广播、电视有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本台短评、广播(或电视)讲话、记者述评、编后话等,通讯社有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等。

为您推荐

《每周评论》

《每周评论》 : 中国五四运动时期的宣传新思潮的时事政治性周刊。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初由陈独秀、李大钊主编;第26期起,因陈独秀被捕,改由李大钊、胡适主编;一个月后,由胡适主编。撰稿人除上述 3人外,还..

《星期评论》

《星期评论》 : 五四运动时期中华革命党主办的周刊。1919年 6月8日创刊于上海。同年10月,中华革命党改组成中国国民党,即转为后者主办的刊物。戴季陶、沈玄庐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参加撰稿的还有孙中山、廖..

《湘江评论》

《湘江评论》 : 中国在五四运动时期宣传新思潮的时事政治性刊物。1919年 7月14日在长沙创刊。周刊。毛泽东主编,湖南学生联合会出版。第 1期为8开1张;第2期至第4期均为4 开4版。第2期曾出版"临时增刊"。该刊..

《现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