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主义

    客观主义 : 资产阶级新闻观之一。它标榜其在报道社会现象、分析问题时不掺杂主观见解,实际是以“纯客观”、“超阶级”、“无党性”为幌子来掩饰资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其代表性理论就是所谓“客观性”。
“客观性”始于本世纪初的美国报业。当时美国新闻事业向垄断化方向发展,美联社经过改组已成为400家报纸所共有。为维护垄断资本的地位并使之合法化,就需要一种新的理论,“客观性”这一理论于是应运而生。根据这一理论,他们互相约定:“不能再从事党派性活动”;同时又确定一条宗旨:“新闻只报道事实,而不报道意见”。西方新闻界一般认为,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到1900年美联社改组后才确定下来。列宁在《社会主义政党和非党的革命性》一文中说:“非党性是资产阶级思想。党性是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在《同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中说:“资产阶级所说的‘完全客观的报道’是没有的”。

为您推荐

客观主义理论

内涵: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反映现实。客观地反映现实之所以可以做到,是因为事实和意见可以分开。 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客观性原则,指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二是客观性报道,这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方法..

客观主义(新闻)

客观主义:①哲学概念。指主观认识来源于客观存在,与唯物主义同义。如列宁指出:“马克思根据阶级斗争的客观主义异常深刻地了解政治现实。”(新闻)一种主张“纯客观”的资产阶级思潮。它反对对社会历史作阶级分析,笼统谈..

华北《人民日报》客观主义倾向的教训(新闻)

华北《人民日报》客观主义倾向的教训:1948年10月,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华北日报》发表题为《全区人民团结斗争,战胜各种灾害》的报道。中共中央宣传部批评指出,这篇报道没有着重从积极方面宣传战胜灾害的成绩,提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