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广播电视

    卫星广播电视 : 利用地球同步卫星转发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供公众接收的一种广播方式。为此目的而发射到赤道同步轨道上的地球卫星称广播卫星。
1963年7月美国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之后,卫星通信迅速发展,到80年代,利用卫星传送广播电视节目进入了实用阶段。通信卫星与广播卫星的差别在于所用的波段不同,转发器输出功率不同和波束覆盖区域不同。通信卫星应用于点对点的通讯,广播卫星应用于点对面的通讯。
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由上行发射站和测控站,星体、接收网等部分组成。上行站负责把电视广播节目传送给卫星上的发射器,同时也接收卫星发回的节目,以监视节目质量;测控站负责对卫星状况进行遥测和操作;星体的功能是把上行站送来的节目信号变频,经过放大后,通过定向发射天线向地面发射;地面接收网是最后一环,由卫星广播服务区内大量的集体接收站或千千万万个家庭个体接收机所组成。
卫星地面接收分为集体接收和个体接收两种方式。集体接收是通过卫星地面站把卫星传来的广播节目接收下来。经过放大并转换到某一频道后,传送给电缆电视系统或小型发射机转发出去,供一定范围内的用户用普通接收机收听收看。个体接收是每个接收户在电视机前端配置一个变频器、一个调制转换器和一副卫星接收天线,就可以直接收看卫星转发下来的节目。
卫星广播电视系统与地面广播系统比较,它的优点是:覆盖面积大、信号传送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由于使用宽频带调频的调制方式,广播信号清晰度高,失真少;由于上行站可灵活移动,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扩大接受面;由于传递环节少,可以节约大量人力和建设资金,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显著的传播手段。

为您推荐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990年优秀广播稿选》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990年优秀广播稿选》:中国国际广播学会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8月版。32万字。辑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各语种荣获“中国新闻奖”、“全国优秀广播节目奖”以及获国际电台“优秀广播节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优秀作品选(1988—1989)》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优秀作品选(1988—1989)》:中国国际广播学会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5月版。48万字。汇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988年和1989年两个年度获全国及国际广播节目奖的作品共155篇。其中包括:名牌节目奖、..

广播专题性教育节目

广播专题性教育节目 : 向听众传送内容相对专一的各种教育节目的总称。广播社会教育节目形式之一,相对于广播综合性教育节目而言。专题性教育节目的特点是,能够对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知识和问题作..

广播系列剧

小说型广播剧

小说型广播剧 : 广播剧品种之一,是保留小说特点较多的一种广播剧。它从小说中吸收了那些富于文学性的语言,以解说词或用第一人称的口气进行介绍、描写、叙述、抒情、议论,或对人物内心活动进行刻画..

诗剧型广播剧

诗剧型广播剧 : 广播剧品种之一。是60年代初期出现在广播电台的新品种。这种类型的剧目是从长篇叙事诗中受到启发而发展起来的。因为叙事诗中有人物、有情节、有故事,只要按照戏剧的要求进行情节的..

广播短剧

广播短剧 : 广播剧品种之一。它与广播长剧相对而言的。它一般不超过20分钟,由于篇幅所限,在选材上常以生活中的凡人小事为主。在情节上力求简单明晰,一般是一条情节线贯穿到底而不设副线。情节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