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事业 : 中国的有线电视事业始于60年代中期。1964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北京服务部开始进行有线电视技术系统和技术设备的研究工作。当年,在北京饭店安装了第一个共用天线电视实验系统。70年代该服务部又在天安门城楼、民族饭店等处建立起共用天线电视系统,使科研工作进一步向实用化迈进。1973年,由中央广播事业局设计室和北京服务部负责工程设计,武汉天线厂承担器件生产和安装,在北京饭店新楼装备了具有600多个终端设备的大型共用天线电视系统。1976年,北京东方红炼油厂建起了中国第一个有线电视广播系统,包括1个电视中心、4个分中心、2700个终端设备,最长的传输干线有3公里,可以同时转播北京的3套电视节目,而且还可自办两套电视节目。
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的有线电视事业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首先,企业有线电视成为了我国有线电视的主体。据1984年统计,全国有线电视系统已达300多个,其中设备完整、技术先进的湖北十偃市第二汽车制造厂的有线电视中心,能同时转播3套和自办3套电视节目,有27500个终端接收机。其次,从8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行政区域性有线电视逐渐形成高潮。起初是中等城市,以后开始向大型城市发展。据统计,仅上海一地,1991年批准建起的有线电视台站即有225家,终端28万5千个,覆盖人口达100万。湖南、福建省级有线电视台已初具规模。北京市有线电视台已于1992年开始播出。据全国不完全的统计,到1991年底,已有能够收转无线电视台节目、并且具备自制新闻、专题节目能力和较完善的播控中心的行政性有线电视网451座,企业有线电视网1098座,具有较小规模的有线广播站10037座,有共用天线系统15383个,总用户达1500万户。
在有线电视事业逐步发展的同时,对有线电视的管理,也经历了从自发阶段到统一规划、系统管理的过程。1988年10月,国务院明确规定广播电影电视部主管全国有线电视工作。此后经国务院批准,1990年5月28日,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联合发布第1号令:《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电视节目管理办法》;1990年11月16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第2号令:《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1990年12月,广播电影电视部又召开了全国有线电视管理会议。此后,广播电影电视部又与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发出《关于有线电视台宣传管理的通知》以及其他一系列配套的法规性文件,上述诸文件和会议精神的贯彻实施,使有线电视逐步纳入了系统管理的轨道。经过1991年对有线电视系统的清理整顿,使有线电视过快过热、盲目发展的状况得到了控制,乱播乱放的情况基本扭转。目前,我国的有线电视已进入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供片、统一标准、按章建设、稳步协调、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截止1993年7月已开播的区域性有线电视台有:
台名 | 开播日期 | 台址 | 备注 |
湖南有线 电视台 | 1991年3月15日开始试 播 | 长沙 | 经批准全国试点 的第一家省级有 线电视台 |
福建有线 电视台 | 1991年国庆节期间开始区 域试播 | 福州 | |
上海有线 电视台 | 1992年12月26日开播 | 上海 | |
北京有线 电视台 | 1992年5月4日试播, 1993年5月4日正式开播 | 北京 |
甘肃省 有线电视台 | 1993年7月1日试播 | 兰州 | |
本溪有线 电视台 | 1992年5月25日试播 | 本溪 | |
齐齐哈尔有 线广播电视 台 | 1992年10月1日试播 | 齐齐哈尔 | |
石家庄有线 电视台 | 1992年10月1日开播 | 石家庄 | |
无锡有线电 视台 | 1992年12月15日开播 | 无锡 | |
辽源有线 电视台 | 1992年成立 | 辽源 | |
南京有线 电视台 | 1992年9月28日开播 | 南京 | |
洛阳有线 电视台 | 1993年7月1日试播 | 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