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而公文集》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广播学院《高而公文集》编辑组编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4年出版。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回忆高而公的文章;第二部分是高而公文稿选。其中有《刘胡兰小传》,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对国民党军广播节目》所编稿件,在重庆《新华日报》、延安《解放日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表的通讯以及广播业务研究文章等。
- 欢迎来到文学网!
《高而公文集》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广播学院《高而公文集》编辑组编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4年出版。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回忆高而公的文章;第二部分是高而公文稿选。其中有《刘胡兰小传》,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对国民党军广播节目》所编稿件,在重庆《新华日报》、延安《解放日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表的通讯以及广播业务研究文章等。
诰命:自宋代开始,凡是文武官升迁或改任职秩,内外命妇的除授及封叙赠典,均用诰命。明朝制度,三年考绩褒扬美德用诰,洪武间一品至五品皆授以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清朝仍沿用此制度。这种诰命、敕命的的文字,是预先撰定的四六文体..
批令: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呈报或靖示具体问题的批复文书,用指令。无论有无意见,每件均有指令回复。虽然无意见,亦批“呈悉。此令”或“呈件均悉,件存。此令”。民国初年限于大总统或上级官对下级官有所指挥用指令,而上级官署..
榜:用木牌悬挂揭示的文书,通作榜。唐宋两朝节度使初任命,用敕收出示晓谕管内官吏、军人、僧道、百姓、称为“布政榜”。元以后废。宋代亦用于救茺恤民,如拉熹《劝立社仓榜》;或用于保护文化古迹,如朱熹《洞学榜》。宋代又有..
批:从唐代开始,公牍才有批。唐以前只用于私人书信,保王羲之《敬伦帖》末尾书“羲之批”。唐代君主对大臣疏奏的答复称为批,又称为批答。但自从唐太宗答刘泊之后,皆由词臣代为执笔。唐玄宗曾设置翰林待诏。掌四方批答。唐朝..
禀:古代受命为禀,见《尚书.说命》:“臣下罔攸禀命”。后来以下对上白事为禀,有失原意。清代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报告文书用详文,有时不便或不必见于详文者用禀帖。《儒林外史》第五回:“汤知且把这情由细细写个禀帖,禀和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