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广播电视事业

    台湾省广播电视事业 : 台湾自古即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1895年《马关条约》后,台湾被日本侵占,沦为殖民地。1925年6月,日伪“总督府”在台北曾建立播音室,进行试验性广播,不久即终止。1928年11月,伪“台湾广播电台”在台北开始使用日语播音。在日本占领下,30年代以来,先后又在台南、台中、嘉义、花莲等地建起广播电台。上述各台均由伪“台湾广播协会”管辖。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台湾回归中国。同年11月,国民党当局派员接管了上述5座广播电台。1949年,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等台先后迁来台湾,并陆续恢复播音。同年11月16日,国民党“中国广播公司”在台湾成立。当时该公司辖台湾广播电台及其6个分台(台中台、台南台、嘉义台、高雄台、台东台和花莲台),总发射功率约为50千瓦左右。此后,台湾地区的广播事业逐步发展,1968年又开办调频广播。据1981年统计,台湾地区共有广播电台40家,广播发射机271部,总发射功率已超过460千瓦。另据1989年统计,有广播电台32家,发射机391部,总发射功率近1.2万千瓦。现有收音机已超过2000万架。从1962年开始台湾开办电视事业,先后成立3家电视公司。60年代初期有电视机4000台,现有数已超过500万台。为培养广播电视专业人才,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现世界新闻传播学院)于1962年开设广播电视科(现为听视传播学系),1963年艺术专科学校设日间部广播电视科,1988年政治大学设立广播电视系。此外,其他新闻传播院系也开设有广播电视方面的课程。
台湾地区现有广播电台除“中央广播电台”、“中国广播公司”外,尚有汉声广播电台(原国民党军中播音总队,1942年成立,1988年6月 1 日起改称现名)、警察广播电台(1954年3月 1 日开播)、幼狮广播电台(1946年10月31日开播)、教育广播电台(1960年3月29日开播)、空军广播电台(1946年成立)、台北广播电台(1961年7月31 日正式成立)、高雄市政广播电台(1982年7月28日开播)、正声广播公司(1950年4月 1 日开播,当时称正声广播电台,1955年改称现名)、复兴广播电台(1957年8月1 日开播)、华声广播公司(1955年4月1日开播,当时称华声广播电台,1968年改称现名)、台湾广播公司(1973年5月29日成立,下辖台北台、新竹台、台中台、中兴台等)、胜利之声广播公司(1953年10月10日开播)、电声广播电台(1958年8月2日开播)、天南广播公司(1958年8月2日开播)、民本广播公司(1946年9月15日在上海成立,原名民本广播电台,1949年迁台,1980年7月改称现名)、国声广播公司(1953年5月4日成立)、中华广播公司(1953年4月1日开播,原名中华广播电台,1970年改称现名)、复兴岗广播电台(1965年1月6日开播)、世新广播电台(1958年9月1日开播)、渔业广播电台(1984年1月7日开播)和台北国际社区广播电台(1979年4月16日开播,前身为美军广播电台)等。

为您推荐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990年优秀广播稿选》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990年优秀广播稿选》:中国国际广播学会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8月版。32万字。辑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各语种荣获“中国新闻奖”、“全国优秀广播节目奖”以及获国际电台“优秀广播节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优秀作品选(1988—1989)》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优秀作品选(1988—1989)》:中国国际广播学会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5月版。48万字。汇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988年和1989年两个年度获全国及国际广播节目奖的作品共155篇。其中包括:名牌节目奖、..

广播专题性教育节目

广播专题性教育节目 : 向听众传送内容相对专一的各种教育节目的总称。广播社会教育节目形式之一,相对于广播综合性教育节目而言。专题性教育节目的特点是,能够对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知识和问题作..

广播系列剧

小说型广播剧

小说型广播剧 : 广播剧品种之一,是保留小说特点较多的一种广播剧。它从小说中吸收了那些富于文学性的语言,以解说词或用第一人称的口气进行介绍、描写、叙述、抒情、议论,或对人物内心活动进行刻画..

诗剧型广播剧

诗剧型广播剧 : 广播剧品种之一。是60年代初期出现在广播电台的新品种。这种类型的剧目是从长篇叙事诗中受到启发而发展起来的。因为叙事诗中有人物、有情节、有故事,只要按照戏剧的要求进行情节的..

广播短剧

广播短剧 : 广播剧品种之一。它与广播长剧相对而言的。它一般不超过20分钟,由于篇幅所限,在选材上常以生活中的凡人小事为主。在情节上力求简单明晰,一般是一条情节线贯穿到底而不设副线。情节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