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读书台

曹植读书台:

位于山东鄄城东北,相传是三国时期魏诗人曹植(192-232)读书处。

植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世称“陈思王”。少有才学,读书甚勤,下笔成章。后以宫廷斗争,郁郁而死。

现存诗作80首左右,多为五言。善用比兴,语词精练而华茂,有益地影响了五言诗的发展。

擅辞赋散文,传世40余篇。原集30卷已佚,宋人辑有《曹子建集》。

该台位于濮州旧城东北。曹氏封为鄄侯时曾筑台读书于此。

改封陈王后,亦称“陈台”。刘忠《咏古迹五首·陈台》诗有“铜雀繁华已及灰,尚留子建读书台。……不是五车资苦学,安能七步擅奇才”等句,郡人李先芳《郡中古迹五首·子建读书台》有“城角岿然土一堆,当年子建读书来。三分鼎沸无遗址,七步歌残有旧台”等句,臧岳《清明绝句·陈台吊曹子建》有“鄄城旧事最风流,台上书声忆故侯”之句。在河南洛阳老城东关洛川街洛河之畔另有“洛神庙”,又名“宓妃庙”。相传曹植在此作《洛神赋》。

元至正六年(1346)建庙,明初续修。墓在山东东阿县城南20公里处的鱼山西麓,现存墓碑为隋开皇十三年(593)立,建有碑楼。

为您推荐

杜光庭读书台

杜光庭读书台:位于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山腰祖师殿,系唐文学家杜光庭(850-933)晚年隐居此山白云溪时读书之处。光庭字宾(一作宾圣),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亦说长安人)。喜读书,工辞章。咸通中应举不第,乃入天台山修道。仕唐为..

杨愔读书台

杨愔读书台: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晋祠悬瓮山麓、朝阳洞巅,愔字遵彦,宏农华阴人。魏司空杨津之子。孝明帝时随父至并州。酷爱晋词山水,遂入悬瓮山读书。永安中,杨津任并州刺史,仍常游此地。又名“伴桐亭”。左接三台阁,右连吕祖..

李渤读书处

李渤读书处:位于江西庐山玉渊左侧旧飞来亭遗址,相传唐诗人李渤(773-831)任江州刺史时曾到此读书。渤字浚之,河南洛阳人。贞元进士。历官中书舍人、豫章州刺史等。善诗文,有政绩。广西桂林留存其不少诗文题刻。读书处在庐山..

欧阳询读书台

扬雄读书台

扬雄读书台:位于四川郫县郫筒镇西子云书院旁,相传西汉文学家、学者扬雄(前53-公元18)少年时曾在此读书。扬雄(一作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好学,博览群书。“不为章句训诂通”(《汉书·扬雄传》)。年40余方..

陆贽宣公读书洞

陆贽宣公读书洞:位于四川忠县城长江南的翠屏山上,相传是唐陆贽(754-805)被贬忠州时读书之处。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大历进士。历任翰林学士、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有谋略,善议论。贞元十年(794)冬被谗罢相,次年贬..

陶侃读书台

陶侃读书台:位于江西新干县东,相传是东晋陶侃(259-334)读书处。侃字士行(一作士衡),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初为县吏,后任广州刺史、征西大将军、太尉等职。勤于职守,为政慎密。提倡教育,常勉人惜分阴。反对饮酒赌博,为时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