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遇(约于194年前后在世),字季直,陕西弘农人。
汉魏之际的学者,曾训注《老子》、《左传》等,着有《朱墨别异》。董氏生活在汉献帝兴平年间,战乱饥荒使他远离家乡,靠上山打柴维持生活。
但每次出门总带着书简,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待他学有专长之后,人们纷纷请他讲书,他总是告诉人家:“必当先读百遍!”并解释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见《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注引《魏略》)请教的人叹道:我们哪有这么多时间呢!董遇说,你们可以利用“三余”嘛!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冬天、夜晚、雨天,不便出门干活,正好用来读书。
利用这“三余”,就可以读很多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