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北山楼读书生活

施蛰存北山楼读书生活:

施蛰存(1905- ),浙江杭州人。

作家、学者。1912年随父母迁居松江。1922年中学毕业后入大学,受到茅盾、陈望道、俞平伯、田汉等新文艺作家的影响,开始走上文学道路。大学毕业后,当过中学教员和编辑等,编过《新文艺》月刊。1932年任《现代》文学月刊主编。抗战爆发后,先后执教于云南大学等校。

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任教授迄今。着译甚富。

文艺创作有《上元灯》、《梅雨之夕》等,译作有《妇女三部曲》等,编有《施蛰存散文选集》等。中学时读过大量宋诗。后转爱唐诗。曾自述:“我是五四运动培养出来的第一代文学青年。倡导新文学的前辈作家,几乎每出一本书,我都买来或借来看。新诗从胡适的《尝试集》,冰心的《繁星》、《春水》,郭沫若的《女神》开始;小说从杨振声的《玉君》、鲁迅的《呐喊》、许钦文的《故乡》开始。

外国文学从托尔斯泰、易卜生、泰戈尔开始。

看到后来,引起了文学创作的欲望,我也开始习作新文学了。”并说,“作为一个作家,我以为读书多了,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见多识广,坏处是容易受影响,妨碍了创作的‘创’。

”(张炳元《访施蛰存教授》)早年所读唐诗,其中有“黄绫包角的《李长吉集》使我爱不忍释。它不仅使我改变了诗格。

甚至还引起了我对于书籍装帧的兴趣,我酷爱精装本书的癖性实在是从那时开始的。

”在大学期间,他“只胡乱地读书。对于文艺书,……到手就读。非但读,而且还抄”(《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

曾自述“读得遍数最多的”是《水浒传》和《论语》、《史记》、《诗经》、《楚辞》等书,对其“印象最深的”是《柴霍甫短篇小说集》(赵景深译)和《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李青崖译),而“常常带在身边的”则是《词林记事》和《康熙字典》。并按体裁介绍自己“极爱好而并不为了读的”外国诗集是Leeb古典丛书里的《希腊诗选》、Palqrave的《英诗金库》和Morvoe同Henderson合编的《新诗选》,中国诗集是《诗经》、《古诗源》和《玉台新咏》,但均逊于上述外国诗集;外国小说是梅里美的《嘉尔曼》、高莱特的《米佐》、安特森的《俄亥俄州温斯堡小城的故事》、柴霍甫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以及耿济之译的高尔基《俄罗斯浪游漫记》,中国小说则是《清平山堂话本》、《水浒传》和《儒林外史》;外国散文是英国作家乔治·吉辛的《亨利·雷克洛夫随笔》(李霁野译为《四季随笔》)和莫姆(毛姆)的《西班牙印象记》,中国散文则是《洛阳伽蓝记》、宋人题跋、沈从文《湘西》和《湘行散记》(但不抵小说《边城》)、废名的《枣》、梁遇春的《春醪集》和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至于李笠翁的《闲情偶寄》可取者仅十之一二,沈三白的《浮生六记》则“苏州才子气太洋溢了”(《我的爱读书》)。

晚年总结个人读书史,认为“为业务工作而读书,为别人服务而读书,都是没有什么可乐的”,“读书之乐,在于自己读书,为读书而读书”。并表示:“我很怀念我在十四五岁至二十岁这一段读书经验。书读了不少,都是为读书而读书,没有功利观念,所获得的,可以说是纯粹的读书乐。但是,也正是这种读书之乐,培养了我一生乐读书的习惯。

同时也为我后来能用细密的理智分析方法读书打好了基础”(《读书乐 乐读书》)。生平欣赏“冷摊负手对残书”诗句的旨趣,喜逛旧书摊、旧书店。他说:“在某一个机会中,一本向不为我所知道的书落在我手里,而使我为它迟睡了二小时或三小时,这是读书人的最大的乐趣。”(《关于图书馆》)1979年曾撰文回忆抗日战争前后旧上海的旧书店,指出“逛旧书店是爱好书籍的知识分子的‘好癖’”,“肯定有许多知识分子曾体会到旧书店对他们的学识起过有益的作用”(《旧书店》)。藏书甚富,但在1958年后全部斥卖。此后专搜碑帖。

精勤研讨,卒成专家。着述有《汉碑年表》、《唐碑自选》、《金石百咏》、《吴越金石志》、《北山集古录》等10余种。

参见 施蛰存论在图书馆借读的缺憾

为您推荐

读书杂志

出版时间:1992-11 读书杂志 : 训诂、校勘札记集。王念孙(见“广雅疏证”)著。有清读书杂志本传世。本书包括《逸周书杂志》、《战国策杂志》等10种共82卷,集王氏毕生读书心得而成。主要是纠正原书和后世训诂之..

东塾读书记

出版时间:1992-11 东塾读书记 : 学术笔记。陈澧著。光绪中广州刻本。陈澧(1810—1882),字兰甫,清代学者、文字学家。广东番禺人,道光举人。先后主讲学海堂及菊坡精舍。博览群书,凡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

郋园读书志

出版时间:1992-11 郋园读书志 : 目录书。叶德辉(见“书林清话”)著。民国17年(1928)长沙叶氏上海澹园排印本。叶氏藏书之富,甲于湖湘,所著《书林清话》、《书林余话》为近世言版本者之大宗。其藏书既编《观古堂..

郑堂读书记

郡斋读书志

出版时间:1992-11 郡斋读书志 : 目录著作。晁公武撰。宋孝宗淳熙年间,门人杜鹏举在蜀刻4卷本。此后门人姚应绩重新编定20卷,亦在蜀刊刻。淳祐九年,游钧在衢州重刻20卷本,是为衢本。次年,黎安朝延赵希弁在袁州重..

读书丛录

出版时间:1992-11 读书丛录 : 学术笔记。洪颐煊著。清道光二年(1822)广东富文斋刻本。光绪十三年(1887)吴氏醉六堂重刻本。洪颐煊(1765—1833),字旌贤,号筠轩,清代浙江临海人。少时刻志力学。嘉庆六年(1801)跋..

读书杂识

出版时间:1992-11 读书杂识 : 学术笔记。劳格著。清光绪六年(1880)苕溪丁宝书辑刻《月河精舍丛钞》本。劳格(1820—1864),字保艾, 一字季言,精校雠之学,而于读史及文集尤谙熟。另著有《唐郎官石柱题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