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面壁斋读书生活

许地山面壁斋读书生活:

许地山(1893-1941)学者、文学家。

名赞堃,字地山,以字行。笔名落花生。原籍福建龙溪(今漳州),生于台湾。

五岁启蒙入塾。1906年考入广州旅粤中学(原名“随宦学堂”),开始爱好文艺。1917年入燕京大学文学院,曾参加发起“文学研究会”。

获文学士、神学士学位。1922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两年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

1921年到1926年是其一生创作的高潮期。1927年起执教燕京大学等校。1935年以倾向进步学生运动被解聘,旋前往香港大学,次年任该校中文学院主任教授。

主要作品有《缀网劳蛛》、《空山灵雨》、《危巢坠简》等。着有《国粹与国学》、《道教史》等。幼年在家受到传统诗书教育。

入燕大后,恰值“五四”运动前后,乃如饥似渴地读书,“宿舍里堆满了图书。

他夜晚把灯泡涂黑,只留一光圈,读书写作到深夜”(周俟松《回忆许地山》)。并将其室自题为“面壁斋”,后由沈尹默书匾,以寓读书要神情专注、心无二用之意。

在牛津大学时,常整日在图书馆读书,有“牛津书虫”之称。回国工作后,大部分收入用于购书。

据说1932年迁居景山西街后的书房为“朝南一大间,书很多,书桌上一大叠稿纸”(桑简流《怀念落华生》)。

述职香港大学以后,有志于传播内地“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自己则读书作文,“成日与书打成一片,由‘牛津书虫’演进为‘港大书虫’”,以致于“高风所召,使香港朝野人士,也知道书虫的可贵”,而且“香港之有新式书虫,就是自许教授开始的”(罗香林《许地山与香港的读书风气》)。许氏亦以“书虫”自居,曾自述,“书虫诚然是无用的东西,但读书读到死,是我所乐为。假使我底财力、事业能够容允我,我诚愿在牛津做一辈子底书虫。

我在幼时已决心为书虫生活。我破笔受业直到如今,二十五年间未尝变志。”(《东归闲话·牛津书虫》)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受郑振铎之托,抢救性接受元明古版善本书3000册并保存于香港大学图书馆。卒后挽联有“讲学香江,教化大口心力瘁/沟通文物,艰难历尽贡献多”综其事。

为您推荐

读书杂志

出版时间:1992-11 读书杂志 : 训诂、校勘札记集。王念孙(见“广雅疏证”)著。有清读书杂志本传世。本书包括《逸周书杂志》、《战国策杂志》等10种共82卷,集王氏毕生读书心得而成。主要是纠正原书和后世训诂之..

东塾读书记

出版时间:1992-11 东塾读书记 : 学术笔记。陈澧著。光绪中广州刻本。陈澧(1810—1882),字兰甫,清代学者、文字学家。广东番禺人,道光举人。先后主讲学海堂及菊坡精舍。博览群书,凡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

郋园读书志

出版时间:1992-11 郋园读书志 : 目录书。叶德辉(见“书林清话”)著。民国17年(1928)长沙叶氏上海澹园排印本。叶氏藏书之富,甲于湖湘,所著《书林清话》、《书林余话》为近世言版本者之大宗。其藏书既编《观古堂..

郑堂读书记

郡斋读书志

出版时间:1992-11 郡斋读书志 : 目录著作。晁公武撰。宋孝宗淳熙年间,门人杜鹏举在蜀刻4卷本。此后门人姚应绩重新编定20卷,亦在蜀刊刻。淳祐九年,游钧在衢州重刻20卷本,是为衢本。次年,黎安朝延赵希弁在袁州重..

读书丛录

出版时间:1992-11 读书丛录 : 学术笔记。洪颐煊著。清道光二年(1822)广东富文斋刻本。光绪十三年(1887)吴氏醉六堂重刻本。洪颐煊(1765—1833),字旌贤,号筠轩,清代浙江临海人。少时刻志力学。嘉庆六年(1801)跋..

读书杂识

出版时间:1992-11 读书杂识 : 学术笔记。劳格著。清光绪六年(1880)苕溪丁宝书辑刻《月河精舍丛钞》本。劳格(1820—1864),字保艾, 一字季言,精校雠之学,而于读史及文集尤谙熟。另著有《唐郎官石柱题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