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建筑

藏书建筑:

指历代典籍图书收藏者为藏书而专门建造的处所。

通过专门建造的藏书处而使典籍不受自然和人为的损坏,很早以前就受到藏书家的重视。周代的藏书建筑样式虽然早已失传,但我们从周代负责管理藏室的官员称为“柱下史”一事,可以考知那已是一处专门的建筑了。秦代设御史中丞,在殿中兰台,所领侍御史,略同于周代“柱下史”一职,专门“掌图书秘籍”。

秦人张苍曾任此职,主柱下方书,其皇家藏书当亦有专门建筑。

在早期中国典籍图书数量较少的时期,藏书往往凭借山林之地乃至石洞石仓。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的“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大致就是这个意思。汉初的“建藏书之策”(《汉书·艺文志》)的“策”中,可能就包括了建造专门藏书建筑的计划。史载,萧何“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汉书·萧何曹参传》)之后,曾造“龙石为渠以导水,……因为阁名,所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

至成帝又于此藏书焉”,此阁即石渠阁,在汉未央宫大殿北。又“天禄藏阁,藏典籍之所,萧何造以藏书,处贤才也”(均见《三辅黄图》)。可见汉初确是新建了若干藏书处的。至于又一处的石室、兰台藏书,有水环绕的石渠阁,则足证以合理的建筑以避火,受到当日的重视。

民间如东汉藏书家曹曾(字伯山,活动于公元前40年前后)则积石为仓以藏书,时有“曹氏书仓”之称,系古代藏书之遗风。因此,清人孙庆增说:“古有石仓藏书最好,可显无火患,而且坚久。今亦鲜能为之,唯造书楼藏书。”(《藏书纪要·收藏》)中国私家藏书自晋代起更加讲究专门的建筑,如北魏平恒“别构精庐,并置经籍于其中”(《魏书·儒林传》),五代时四川眉山藏书家孙长孺“喜藏书,贮以楼”,被当地人称为“书楼孙家”(《藏书纪事诗》卷1)等都是中国早期的知名藏书楼。在私家藏书建筑中,以明代浙江鄞县藏书家范钦于嘉靖四十年(1561)建成的“东明草堂”(旋改名天一阁)影响最为久远。清代朝廷为藏《四库全书》所特建的文津、文渊等七阁即曾参酌仿建。清藏书家卢址所建抱经楼也“修广间架,皆摹天一阁”(钱大昕《抱经楼记》)。清藏书家甘熙(1798-1852)津逮楼“制仿范氏天一阁”(《同治上两江县志》)。此外还有一种藏书建筑款式也很受推崇,即徽州库楼式。因其建筑特点“四围石砌风墙”(《藏书纪要》),可以在人烟密集地带起到隔离火种的作用。

除防火外,防虫蠹霉烂也是藏书建筑所重视的一方面,因此,“藏书之所,宜高楼,宜宽敝之净室”。我国私家藏书的具体样式,则大抵同他们的藏书处名所对应,有房舍,有楼阁。

历代皇家收藏典籍、图书、档案的建筑,则承古代的“石室金匮”(《汉书·司马迁传》)特点而来。明人邱浚(1418-1495)曾于弘治五年(1492)上疏朝廷:“自古帝王藏国史于金匮石室之中,使不为患。……于文渊阁近便去处,别建重楼一所,不用木植,专用砖石垒砌为之,……收贮繁要文书,以防意外之虞。

”(《弘治实录》卷63)奏议未果行。

但到了嘉靖十三年(1534),朝廷却诏令修建石室金匮式的典藏“实录”、“宝训”等的档案典籍库——神御阁(建成后改名皇史宬)。清代沿用之。其保护效果,据袁同礼(1895-1965)的考察,知其“历年虽久,而毫无潮湿虫蛀之患”(《清代私家藏书概略》)。至今仍保存完好的知名藏书建筑有明天一阁、皇史宬、文渊阁、铁琴铜剑楼等。

我国历代的藏书建筑是中国建筑史的重要产物,也是中国藏书史的研究课题之一。

为您推荐

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

出版时间:1992-11 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 : 图书馆学史料书。李希泌、张椒华编。初稿成于1965年,1979年修定。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李希泌(1918—),中国学者。云南腾冲人。尝问学于章太炎。1951年9月起..

武林藏书录

出版时间:1992-11 武林藏书录 : 藏书史著作。丁申著。清光绪二十六年(1901)丁氏嘉惠堂自刻本,1957年12月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丁氏原刻本排印。武林为杭州别称,起于宋代。丁申(?—1880),字竹舟,浙江杭州人,与其..

图书馆藏书

出版时间:1992-11 图书馆藏书 : 苏联图书馆学专著。Ю.Н.斯多利亚洛夫(Ю.Н.Столияров)和Е. П. 阿列菲也娃(Е. П. Арефь-ева)合著。1979年莫斯科书籍出版社第1版。中译本1983年书目文献..

图书馆藏书剔除

图书馆藏书的组织

出版时间:1992-11 图书馆藏书的组织 : 苏联国立莫洛托夫图书馆科学院的课本。尤·弗·格里科尔耶夫(Ю.В.Григоръев)著。1953年ГОСКУЛЬТПРОСВЕТИЗД-АТ出版社出版。中译本1955年..

藏书纪事诗

出版时间:1992-11 藏书纪事诗 : 藏书史专著。叶昌炽撰。编写始于光绪十年(1884),成于光绪十六年(1890),历时7年。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始由江标刻于湖南,收入《灵鹣阁丛书》。江刻本为未定之本,仅有6卷。江刻流..

世善堂藏书目录

出版时间:1992-11 世善堂藏书目录 : 目录书。陈第著。书成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后其子若孙有所增益,稿本清代乾隆初归赵昱小山堂,鲍廷博据以刻入《知不足斋丛书》,1937年商务印书馆又据知不足斋刊本排印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