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图书城

北京海淀图书城:

位于北京海淀西街。

1992年1月,第一期工程5600平方米已竣工开业。该图书城于1988年开始筹建,1989年11月正式破土动工,由28家出版单位投资兴建。

建设海淀图书城的构想是1985年9月全国政协会议上由阎维仁委员提出的。兴建图书城,旨在集全国各地出版单位历年出版的图书和最新出版的书刊(包括声像读物)于一地,使之成为图书品种最齐全、上市最快、购书最方便的长年集中的书市。

该图书城设址在中国着名高等学府、科研机构以及高技术区荟萃的北京海淀区,全部建成以后,可容纳500余家出版社、书画杂志社和书店等文化产品传播机构至此经营,每年可集纳8万多种全国最新出版发行的书刊文献。同时,该图书城还将努力引进国外优秀读物,并可作为组织作品展、首发式、读书会、评比会、作者读者座谈会、出版动态研究、咨询服务、专题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的园地,从而成为多功能的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的中心。

隶属于国家科委的星火科技图书发行中心设立书城管理部,为之提供全程服务。海淀区政府除无偿提供书城建设用地外,还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该图书城的建设实行谁投资,谁受益;一次投资,永久占用;投资者还可将房产所有权作有偿转让的方针。该图书城的建筑群采取民族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形式,已建成的一期工程为地下1层、地上5层的建筑。建筑物的前3层主要用于展销图书,第3层以上作办公和业务用房。该图书城将保留必要的邮局、银行、文化用品商店和饮食店,书城2层之间有过街桥相联通。

书城内道路为步行街,设有碑刻、雕塑、花坛、坐椅等,以构建浓郁的文化氛围。为加速建设,中国北京海淀图书城建设促进会已告成立,书城建设的二、三期工程集资工作正在全面展开。

1992年,位于其中的长80多米的海淀古旧书刊一条街开始营业。

该图书城全面落成以后,将成为我国一个书刊品种齐备、见书速度最快、服务设施完整、书情反馈敏捷的阅览选购的理想中心和出版行业竞争的广阔市场,也将是爱书、读书、藏书人士的文化乐园。

为您推荐

《北京人——100个普通人的自述》

《北京人——100个普通人的自述》:张辛欣、桑晔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8月版。43.6万字。百篇口述实录文学。反映改革中普通人的生活和想法。作者选择有代表性的真人说真话。所写人物中,有不停地嗑瓜子的万元户,燕京饭..

《北京漫笔》

《北京漫笔》:秦牧着。北京出版社1982年3月版。13万字。北京文学创作丛书之一。收辑作者有关北京的散文作品近30篇。有的篇章直接讲述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北京美好风习,北京的春节、街灯、花店,北京的故宫、天坛社稷坛..

《北京法源寺》

《北京法源寺》:李敖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版。19.5万字。长篇历史小说。以古庙法源寺为经线、为历史兴亡降替的见证;以戊戌变法为纬线,穿插历朝各代的史事人物;以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等历史人物为主要角色。歌..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李氏书目

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

出版时间:1992-11 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 : 目录书。北京图书馆善本部编。1959年中华书局排印本。北京图书馆自赵万里《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赵录绰《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乙编》及《乙编续目》问世后,故家藏书,时..

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

出版时间:1992-11 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 : 目录书。北京大学图书馆编。1958年北京大学排印本。北京大学图书馆其前身为京师大学堂图书馆,历史悠久。1940年购得李盛铎木犀轩旧藏古籍善本全部,共9 087种,其中宋..

《北京青年现代诗十六家》

《北京青年现代诗十六家》:周国强编。漓江出版社1986年10月版。15.5万字。收入北京青年诗人食指、北岛、江河、芒克、多多、田晓青、严力、顾城、杨炼、黑大春、牛波、维维、雪迪、贝岭、马高明、阿曲强巴的诗作20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