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琉璃厂书肆街

北京琉璃厂书肆街:

位于北京宣武区和平门外琉璃厂一带,形成于清中叶。

清王士祯(16341711)《香祖笔记》中始有“今京师书肆,皆在正阳门外西河沿(位于今前门西大街),余唯琉璃厂间有之而不多见”的记载。而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前后则已有“玉轴牙签……图书充栋”(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之称。以后200年间,这一带发展成为“所居商贩以书画文玩最”(张涵锐《北京琉璃厂书肆逸乘》)、“书籍笺素家家新”(方朔《金台游学草·厂肆篇》)为主要人文景观的文化区和书肆街,以致于清代以来文人学士旅居北京者,无不访游琉璃厂。乾隆三十四年(1769),为山东藏书家李文藻在《琉璃厂书肆记》中所记录的书肆书铺就多达28家以上。此后,缪荃孙(1844-1919)撰有《琉璃厂书肆后记》、《补记》,孙殿起(1894-1958)撰有《琉璃厂书肆三记》,雷梦水撰有《琉璃厂书肆四记》,对书肆街的状况多有实录。清以来涉足于此的着名文人学士如孙星衍、黄丕烈、叶德辉、罗振玉、朱自清、鲁迅、郑振铎等数不胜计,与该地书肆结缘甚深。

而书肆街的业主、伙计也潜移默化“于目录之学,尤终身习之”,逐渐形成一种讲风雅、讲朴学的经营作风,为人称道。并产生不少饮誉一时的书业学者,与文人学士、藏书之家多所往还。清人洪亮吉有诗记之:“考订校雠多积学,收藏赏鉴各名家。典坟总汇供搜讨,吐纳流通亦可嘉。

”梁启超则评价该地众多的书肆,几乎是当日京城士大夫的公共图书馆。瞿蜕园认为,该书肆街之影响于北京士民者,在于“无形中便养成许多爱读书之人,无形中也养成北京之学术气氛”,以致于“民到于今受其赐”(《丈北游录话》)。

孙殿起辑有《琉璃厂小志》(北京出版社1962年版)、王冶秋着有《琉璃厂史话》(三联书店1963年版)。近现代以来,书肆街屡经沧桑,建筑格局也遭到破坏,旧有书肆无多幸存。

1984年,完成了琉璃厂一带改建工程,开业了19家文物书画商店和古籍书店,以后又陆续落成了10余家仿古缮古的文化商店,并创建了琉璃厂历史资料馆和古字画、珍宝陈列馆。

“翰墨又香琉璃厂”,从形式上似乎仍集中保存了旧时代文物、古书行业的特点,但货源、业员、氛围已远不如前。

今书店仅有寥寥数家。传统的一年一度的厂甸活动近年恢复后,亦已移到地坛公园内举行,称为“地坛文化庙会”。

为您推荐

《北京人——100个普通人的自述》

《北京人——100个普通人的自述》:张辛欣、桑晔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8月版。43.6万字。百篇口述实录文学。反映改革中普通人的生活和想法。作者选择有代表性的真人说真话。所写人物中,有不停地嗑瓜子的万元户,燕京饭..

《北京漫笔》

《北京漫笔》:秦牧着。北京出版社1982年3月版。13万字。北京文学创作丛书之一。收辑作者有关北京的散文作品近30篇。有的篇章直接讲述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北京美好风习,北京的春节、街灯、花店,北京的故宫、天坛社稷坛..

《北京法源寺》

《北京法源寺》:李敖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版。19.5万字。长篇历史小说。以古庙法源寺为经线、为历史兴亡降替的见证;以戊戌变法为纬线,穿插历朝各代的史事人物;以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等历史人物为主要角色。歌..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李氏书目

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

出版时间:1992-11 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 : 目录书。北京图书馆善本部编。1959年中华书局排印本。北京图书馆自赵万里《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赵录绰《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乙编》及《乙编续目》问世后,故家藏书,时..

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

出版时间:1992-11 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 : 目录书。北京大学图书馆编。1958年北京大学排印本。北京大学图书馆其前身为京师大学堂图书馆,历史悠久。1940年购得李盛铎木犀轩旧藏古籍善本全部,共9 087种,其中宋..

《北京青年现代诗十六家》

《北京青年现代诗十六家》:周国强编。漓江出版社1986年10月版。15.5万字。收入北京青年诗人食指、北岛、江河、芒克、多多、田晓青、严力、顾城、杨炼、黑大春、牛波、维维、雪迪、贝岭、马高明、阿曲强巴的诗作20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