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林巨贾

鸡林巨贾:

白居易诗享有盛誉,当时他的诗句不仅在国中家喻户晓,而且流传到了海外。

据元稹《白氏长庆集序》记载:“鸡林贾人求市颇切,自云:‘本国宰相每以一金换一篇,其甚伪者,宰相辄能辨别之。自篇章以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白居易传》所述与此段全同,《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九·白居易传》亦载此事)大意是说,朝鲜的商人专门到中国来买白居易的诗作,他自称:“我们宰相非常喜欢白居易的诗,常常出重金求购,而且他还能辨别出混在白诗中的普通水平的假诗。

自有文章以来,还从没有象白氏诗这么广泛流传的现象。

”后人便以“鸡林之贾”、“鸡林巨贾”来指那些慧眼识宝、传送作品的人。如孔尚任《桃花扇·本末》:“每宴必命家姬奏《桃花扇》,亦复旖旎可赏,盖不知何人传入,或有鸡林之贾耶?”吴伟业《汲古阁歌》:“尹获奇书好示人,鸡林巨贾争摹印。”或以“诗入鸡林”、“鸡林得夜光”、“句满鸡林”、“诗在鸡林”称赞优秀作品得到广泛流传。如黄庭坚《自咸平至太康得十小诗》之一:“诗入鸡林市,书邀道士鹅。”苏轼《次韵王晋卿奉诏押高丽燕射》:“锦囊诗草勤收拾,莫遣鸡林得夜光。”宋无《忆旧寄金陵冯寿之》:“句满鸡林贾,名齐雁塔人。”赵翼《王梦楼挽诗》:“生有笙歌矜马帐,死犹诗句在鸡林。”

为您推荐

金石之声

金石之声:形容作品文辞优美、声调铿锵的典故。语出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第四》:“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范曰:‘恐子之金石,非宫商中声。’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大意是..

穷愁着书

穷愁着书:此典用来形容在人生不得意时以读书写作的方式发抒自己的愤懑。语出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及不忍魏齐,卒困于大梁。庸夫且知其不可,况贤人乎?然虞卿非穷愁,亦..

等身书

等身书:形容读书或着述很多的典故。典出《宋史·卷二六五·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大意是说,宋代的贾黄中从小就聪明颖悟,刚五岁的时候,父亲贾玭每天早晨都让他站..

蠹书虫

仰屋着书

仰屋着书:形容闭门谢客、专心着述的典故。典出《梁书·卷二十二·太祖五王传·南平王伟》:“时世祖居藩,颇事声誉,勤心着述,卮酒未尝妄进。恭每从容谓人曰:‘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着书。千秋万岁,谁传..

书簏

书簏:用来指称那些读书很多却不能将其付诸运用的人。语出《晋书·卷六十一·刘柳传》:“时右丞傅迪好广读书而不解其义,柳唯读《老子》而已。迪每轻之,柳云‘卿读书虽多而无所解,可谓书簏矣。’”大意是讲,晋朝时的傅迪读书..

李贺诗囊

李贺诗囊:形容呕心沥血写诗的典故。事出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李贺)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