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文献和文学作品总集

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文献和文学作品总集:

是在印度被奉为经典的《吠陀》。

“吠陀”是梵文Veda的音译,是“知识”或“智慧”的意思。“吠陀”也是印度古代的一种宗教。因《吠陀》中保存了古代印度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史料,故“吠陀”又作为该历史时期的专称。

《吠陀》分为本集和附录两部分。最古的《吠陀》本集共四部:《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娑摩吠陀》和《阿达婆吠陀》。附录是解释本集或由本集派生的庞大文献集,分为《焚书》(净行书)、《阿兰书》(森林书)和《奥义书》。

《吠陀》的内容形成时间早晚不等,约在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其中最早编定的是《梨俱吠陀》。《梨俱吠陀》是抒情诗集,类似中国的《诗经》,但成集时代较之早六七百年;《夜柔吠陀》是经文;《娑摩吠陀》是歌曲集,大部分歌词来自《梨俱吠陀》,专供举行祭礼仪式时颂唱;《阿达婆吠陀》出现较晚,大多为巫术咒语。

四部《吠陀》本集是由婆罗门祭司用最严格的口授方式代代相传的,直到19世纪才刊印成书。

《吠陀》全集共收诗1028首,有10552诗节,现行的整理本分为10卷。

内容丰富,是研究古代印度文化乃至人类早期文化的珍贵史料。在有些国家中,研究《吠陀》已成为一门专学。

我国学者金克木也曾翻译了部分诗歌,并撰写有研究论着。

为您推荐

《沈虎根儿童文学作品选》

《沈虎根儿童文学作品选》:沈虎根着。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12月版。36万字。选收作者自50年代以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46篇。分为4辑:第一辑为儿童小说;第二辑为动物小说;第三辑为特写、散文;第四辑为传记文学。卷首、..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刊(10)》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刊(10)》:杜淑贞等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4月版。17.7万字。收辑1990年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27篇。小说有杜淑贞的《十二岁的故事》、海笑的《那年我十六岁》等3篇;故事有石·..

《朱彦作品选》

《朱彦作品选》:朱彦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3月版。31.3万字。收辑作品15篇,分小说、童话、散文3辑,各按发表年代顺序编次。大多数作品选自单行本,结集前经作者校订。10篇儿童小说中,包括《恼恼的童话》、《哭哭和笑笑》..

《郑马作品选》

《方轶群作品选》

《方轶群作品选》:方轶群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3月版。28.4万字。收辑作者1946至1990年写作的幼儿文学作品158篇,分童话·故事、诗歌2辑。作品均注明发表时间。部分作品选自单行本,结集前均经作者校订。代表作有《聪明..

《黄衣青作品选》

《黄衣青作品选》:黄衣青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3月版。39.5万字。收辑作者1944至1991年作品176篇,分上下2卷。上卷是低幼儿童文学部分,分童话·故事、诗歌、童话剧3辑;下卷是儿童文学部分,分散文·小说、童话·神话剧2辑..

《任大霖作品选》

《任大霖作品选》:任大霖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12月版。67.6万字。收辑作者1947至1989年间创作的儿童小说、散文94篇。大部分作品根据单行本收录,结集前均经作者校订。分2卷。第一卷表现新旧社会农村生活;第二卷表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