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信录

考信录:

崔述(1740-1816)撰。

崔氏字武承,号东壁,直隶大名(今属河北)人,乾隆二十七(1762)举人,曾任罗源知县。毕生研求经史,读书善于思考分析,多有独到见解。早在年轻时读经史百家着作,发现历来国人深信不疑的古书中有不少矛盾可疑之处,乃下决心以毕生精力撰着一书,“正伪书之附会,辟众说之谬诬”。这便是他呕心沥血,几经修改,直到60多岁时才写定的《考信录》。

除此之外,他还着有《五服异同汇考》、《易卦图说》、《知非集》、《无闻集》等34种。顾颉刚编订的《崔东壁遗书》是收录其着作最为完备的本子。

《考信录》取司马迁“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语意而命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包括前录《考信录提要》、《补上古考信录》,正录《唐虞考信录》、《夏考信录》、《商考信录》、《丰镐考信录》、《洙泗考信录》,后录《丰镐考信别录》、《洙泗考信余录》、《孟子事实录》、《考古续说》、《考信附录》,翼录《王政三大典考》、《读风偶识》、《古文尚书辨伪》、《论语余说》等16种。

他认为,战国秦汉百家之书及记传解诂着作多有不可尽据之处,考辨古代帝王圣贤事迹可以依据的唯有六经。在辨析春秋以后诸子百家传说古史的真伪的同时,对伪书也做了一定考证。虽然他笃信六经,而且每每为古贤回护,尚不是科学的彻底的辨伪,但他对古史古书的考辨手法和精神,给后人以极大的启发,对上古和先秦史的研究,特别是近现代“古史辨派”有很大影响。

为您推荐

中国各省版书评集

中国各省版书评集:自1985年以来,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出版业也日趋繁荣,各个地方出版社对于繁荣区域出版事业的意识也有所增强。为了检验和总结自1987年以来的编辑出版成果和社会各界的评介,各地出版行政部门..

东塾读书记

东塾读书记:陈澧着。陈氏治学,以精谨博识名世。钱穆曾誉之为“近百年来提倡新的读书运动之第一人”。而《东塾读书记》,正是其毕生读书实践和治学思考的珍贵记录,亦是陈氏学术的精华所萃。该书内容涉及有清汉学宋学之争、..

诸史然疑

诸史然疑:杭世骏(1696-1773)撰。杭氏字大宗,号堇浦,又号秦亭老民,浙江仁和人。清雍正二年(1724)举人。乾隆元年(1736)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编修。他曾参与校勘武英殿“十三经”及“二十四史”,纂修《三礼义疏》,对经史之学用..

滇版图书评论集

曝书杂记

曝书杂记:钱泰吉(1791-1863)撰。钱氏字辅宜,号警石,浙江嘉兴人。自幼好书,年长尤甚。年轻时获读家传藏书数千卷,后来又得到同乡诗人吴之振(1640-1717)的黄叶村庄藏书。日常遇到善本,“非力所不能得,必购藏焉”(《甘泉乡人稿·..

义门读书记

义门读书记:何焯(1661-1722)着。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何氏初字润千,更字屺瞻,晚号茶仙,人称义门先生。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会试赐进士,选庶吉士。博通经史,长于考订,尤以校定两《汉书》和《三国志》着称..

江苏版图书评论集

江苏版图书评论集:江苏省出版总社编务处编。1988年印行。该集搜集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至1987年3月间有关报刊上发表的苏版书评文章,凡229篇。分装上、下两册。在编排上以出版社为类次,先冠以该出版社的简介,再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