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书通考

伪书通考:

张心澄撰,商务印书馆1957年三版修订本。

本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古籍辨伪着作。共辨书1104部。所谓“伪书”,指一书的全部或一部分是伪造的,或发生过伪造疑问的;也有原书本非伪造,因误认撰人或时代,照所误认的撰人或年代论,即成伪书。

本书所收,即古今考辨为伪书者,也包括对伪书的驳议(或辨其不伪,或批评他人所辨者)。

全书按经、史、子、集、道藏、佛藏六部分类,以书名为纲;于书名下注有伪、疑伪、非伪等字样,集合对该书的辨伪之说;最后加编者按语。书前“总论”对伪书的产生及辨伪的规律、方法等有扼要说明。书末附有按四角号码编的“书名及着者索引”。郑良树编的《续伪书通考》(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主要收录正编出版后新出现的有关辨伪文献,共考辨125种古籍,散见于期刊的辨伪论文、涉及辨伪的新印古籍序跋亦皆编入,并附有正续编考订古籍与征引资料索引。

代序对清代以来辨伪学的成就作了学术性的总结。

为您推荐

古今伪书考➀

古今伪书考:辨伪着作。1卷。清*姚际恒撰。分经史子三类考辨伪书91种,并将伪书类型分为真中有伪、伪托撰人、撰人混淆、书不伪而书名伪、不能定作者等五类。每书先列前人考辨之说,后列己说。姚氏扩大了宋濂、胡应麟的辨伪..

伪书通考➀

伪书通考:辨伪着作。*张心澂编着。商务印书馆1957年修订本,全2册。本书考辨1104部古籍,每书标题下注有伪、疑伪、非伪等字样。每一书之下,凡古今辨伪之说,均以年代先后排列,末加按语,述编者之意。全书分经史子集及道藏、佛藏..

伪书

伪书 : 模仿已出版的名著绝版书,假托附会,冒名顶替。我国解放前有些出版社往往出版几种伪书。比如,解放前世界书局登广告托言在“四川藩库中,觅得石氏真迹日记数卷,特托友人,借以录抄,间有残蚀不全..

《古今伪书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