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法

部首法:

按汉字形体结构,将相同部位(偏旁)归为部首,按部首依次排列汉字的方法。

同偏旁的字都归于同一部首之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小篆为主,分析字形结构,分为540部。后代编纂字书都加沿用,但部首数多寡有所不同。

《康熙字典》沿用了明代《字汇》按楷体归并的214部,遂得通行,一般称为“康熙字典部首”。

部首按笔画多少顺序排列。这种部首法按字义取部首,有时难于掌握,如“问、闷、闻”就分别归入口、心、耳部;有些独体字(如年、丸、也、及)不好归部;部首位置也不固定。往往要利用检字表按笔画查找。新编辞书对部首法作了一些改变,如《新华字典》分为189部,《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则删并为200部,对一些字的归部亦加以调整。

《辞海》(1979年版)使用了新的部首法,根据字形确定部首。

部首的一般位置在字的上、下、左、右、外,其次是中坐和左上,按照顺序取部首。上下都有部首,取上不取下;左右都有部首,取左不取右;无法确定部首时,取首笔作部首。部首共250个,从214个旧部首中删去8个,合并6个,分立10个(如人亻分为2个部),另新增40个。

还有一些部首作了改变(如改为艹)和简化。部首按笔画多少排列,笔画数相同的再按一、丨、丿、、、フ笔形顺序排列。

无论哪一种部首法,都要采用笔画法作为辅助,同部首的字按笔画数排列。

为您推荐

新部首大字典➀

新部首大字典:字书。王竹溪(1911-1982)编着。上海翻译出版公司、电子工业出版社1988年联合出版。编者为着名物理学家、数学家,在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方面有较大贡献。积40余年精力编成本字典,委托杜晓庄负责出版。字典采用王..

部首法➀

部首法:形序查字法之一种。按汉字形体结构,将相同部位(偏旁)归为部首,依次排列,同偏旁的字即归入同一部首之下。汉许慎《说文解字》创立部首法,字体以小篆为准,建540部,“据形系联”,始“一”终“亥”,部首位置不固定。部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