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书坑

秦始皇焚书坑:

位于陕西西安三桥镇西2.5公里处的灰里铺,相传系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焚毁先秦典籍之处(一说在陕西渭南县湭水东岸“崇三十尺,周一百步”的“灰堆”,今已不存)。

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帝国的建立者,曾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措施来巩固中央集权和恢复社会经济。据史载,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采纳李斯建议,焚烧除《秦纪》以外的列国史记,除博士官职掌者外,凡由民间私人收藏的《诗》、《书》和诸家着述亦限期上缴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并禁止私学,欲学法令的以吏为师。此即着名的“焚书”事件。“六艺从此缺焉”(《史记·儒林传》),从而构成了毁灭先秦文献的罪举。对于秦始皇焚书,历来受到人们的谴责。吴景旭《历代诗话》卷53引有“焚书只是要人愚,人未愚时国已墟”句,袁枚《随园诗话》卷14引有“诗书何苦遭焚劫,刘项都非识字人”句,萧泛之《读秦始皇本纪》诗有“凄凉六籍寒灰里,宿得咸阳一火星”句,陈恭尹《读秦纪》诗有“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句,丁尧臣《咏阿房宫》诗有“诗书焚后今犹在,到底阿房不耐烧”句,均为咏秦皇焚书事的名句。

尤以唐章碣《焚书坑》诗“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最为着名。现存焚书坑在秦阿房宫西北约4公里处,从对灰里铺坑遗存发掘中得知,其中大多属木质灰烬。秦始皇“焚书”次年,又发生有骇人听闻的“坑儒”事件。据后汉卫宏《诏定古文官书序》记载:“秦既焚书,患若天下不从所改更法,而诸生到者拜为郎,前后七百人。乃密令冬种瓜于骊山坑谷中温处。

瓜实成,诏博士诸生说之,人人不同。乃命就视之,为伏机。诸生贤儒皆至焉。方相难不决。

因发机从上填之以土,皆压,终乃无声。”其地据说在今陕西临潼县西南约10公里处洪庆堡,是骊山北麓的一条峡谷(一说是在咸阳),称“坑儒谷”。汉时,该地改名为“愍儒乡”。唐玄宗间改称“旌儒乡”,并立“旌儒庙”祭祀。

为您推荐

焚书坑儒➀

焚书坑儒:秦焚书事件。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宴集群臣,议论朝政。博士淳于越主张师古法,分封诸侯,反对郡县制。丞相李斯则认为“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力陈“不师今而学古,语皆道古以害今”之弊,主张“非《秦纪》皆烧之;非..

焚书➀

焚书:①一般指封建统治者为了实现禁书政策而采取的焚毁图书的罪恶举动。常同*禁书活动同时进行。秦孝公时商鞅变法,开始禁书,随即便下令焚书。秦始皇时发生了骇人听闻的“焚书坑儒”事件。清修《四库全书》时,京师和地方..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 中国古代秦始皇焚烧典籍、坑杀儒生的事件。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博士淳于越反对采取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主张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主张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史记·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