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史

美学史:

英国哲学家、美学家伯纳德·鲍桑葵(Bernard Bosanquet,1848-1923)着。

中译本由张今据伦敦斯万·宗南沙因出版公司1892年英文原版译出,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鲍桑葵曾任圣安德鲁斯大学伦理学教授、伦敦亚里士多德学会主席。早年致力于哲学研究,中年时期转入美学和伦理学研究。

主要着作有《逻辑学——知识的形态学》、《基督教文化》、《美学三讲》等。《美学史》是鲍桑葵的代表作,全书对古希腊罗马以来西方的美学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集中反映了鲍桑葵的唯心主义美学史观。1892年出版。

共15章:(1)我们的研究方法以及这一方法同美的定义的联系;(2)一个富于诗意的世界的创立,以及它和思想界的第一次接触;(3)希腊人关于美的理论的基本轮廓;(4)希腊人关于美的理论向前进步的迹象;(5)从亚历山大里亚和希腊-罗马文化到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时代;(6)审美意识在中世纪连续的一些痕迹;(7)但丁和莎士比亚在某些形式特点方面的异同;(8)近代美学哲学的问题;(9)近代美学哲学的资料;(10)康德——把问题纳入一个焦点;(11)具体综合的头几步——席勒和歌德;(12)客观唯心主义——谢林和黑格尔;(13)德国的“精密”美学——从叔本华到施图姆普夫;(14)客观唯心主义在方法上的完成;(15)内容和表现在理论上重新结合的开端。全书注重叙述各个时期审美意识的特征以及这些审美特征赖以形成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在阐明美学史和美的艺术史、自然美和艺术美、美的定义及其与美学史的关系的基础上,按美学史发展的线索对各时代的美学理论逐一进行考察论证,旨在充分揭示各种美学思想的来龙去脉和自身特征。

鲍桑葵借口东方人的审美意识还没有达到思辩理论的高度,无视东方艺术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中的作用和地位,固守“欧洲艺术中心论”的原则,将东方艺术完全排斥在论述范围之外,造成着述上的一大缺陷。

为您推荐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亦称接受理论。是近十几年来在文学的总体研究中形成的一种新的以读者为中心的研究方法,由西德文艺理论家尧斯提出。它与以往各种传统的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研究方法不同,从接受者亦即读者出发,考察一部作品在接受..

美学论集(文学)

美学论集:美学、艺术论文集。李泽厚着。198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收1955至1979年论文二十五篇。其中文艺理论论文有《试论形象思维》、《典型初探》、《“意境”杂谈》、《以“形”写“神”》、《审美意识与创作方法..

美学散步(文学)

美学散步:美学、艺术理论论文集。宗白华着。198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收1920年到1979年撰写的论文二十二篇。早期写的《我和诗》、《新诗略谈》等论述了自己在“五四”时期从事新诗创作的体会和新诗的特征;《美学散步》..

新闻美学(新闻)

新闻美学

新闻美学 : 研究新闻传播内容与形式的美学价值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介于新闻学与美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主要借助美学原理,同时也借助现代心理学、哲学、文学、语言学、社会学、逻辑学等学科原理..

新闻美学

新闻美学 : 从美学角度研究新闻传播问题的学科,是同时从属于美学和新闻学、大众传播学的新兴边缘性学科。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美学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同时又促成美学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作..

留美学生季报

留美学生季报 : 中国留美学生总会主办的刊物。1914年3月创刊。为季刊。在美国编辑,在上海印行。其前身为1911年7月创刊的 《留美学生年报》。改季报后,1917年以前由中华书局代印,此后由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