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英国莎士比亚着。

中译本由朱生豪据英国1930年一卷本牛津版《莎士比亚全集》本译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单行本。《哈姆莱特》是莎翁最着名的悲剧,写于1601年。哈姆莱特是丹麦王子,在德国人文主义新文化中心威登堡大学留学。

叔父克劳狄斯人面兽心,诱奸了他的母亲乔特鲁德,谋杀了他的父亲。篡夺王位后又匆匆娶乔特鲁德为妻。哈姆莱特回国奔丧,遇见父王鬼魂,诉说被害情况,竟与自己的猜测一致。

他决定装疯来刺探和证实克劳狄斯的罪行。一次在与母亲的谈话中,误杀御前大臣,恋人奥菲利娅的父亲波格涅斯,造成后来奥菲利娅发疯落水而死的惨剧。哈姆莱特因此被提前送往英国。途中,他发现了克劳狄斯借刀杀人的阴谋,半路折回。

正遇上奥菲利娅的葬礼,哈姆莱特悲痛欲绝,跳入墓中。克劳狄斯唆使奥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用刀刃并涂了毒的利剑与哈姆莱特决斗报仇,并另置一杯毒酒,必欲除去哈姆莱特。

不料,毒酒为王后误饮,雷欧提斯中剑临死前供出阴谋,哈姆莱特在克劳狄斯的罪恶全部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时,正大光明地报了仇,自己也因中毒而倒下。四人同归于尽。剧本通过哈姆莱特替父报仇的故事,反映了现实社会与人文主义理想之间的激烈矛盾。

哈姆莱特的故事最早见于12世纪丹麦历史学家萨克索·格拉马狄库斯的《丹麦史》,后有许多诗人、历史学家、小说家和剧作家将其写进自己的作品。

莎士比亚以独创精神大胆改造了原故事的结局,创作了这部有磅礴气势和深刻哲理的名剧。《哈姆莱特》被认为是莎剧中思想内容最丰富、反映时代本质最深刻、揭露现实矛盾最广泛、人物性格最复杂、艺术成就最突出、后人争论最多但评价也最高的不朽杰作。

为您推荐

士与中国文化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余氏生于1930年,原籍安徽潜山。为香港新亚书院首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着述数十种,主要有《汉代生死观》(英文)、《中国近..

论原因、本原与太一

论原因、本原与太一:意大利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1600)着。中译本由汤侠声据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1949年《布鲁诺对话集》本译出,商务印书馆1984年出版。布鲁诺出生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城附近的..

隋唐制度渊源论稿

隋唐制度渊源论稿:陈寅恪(1890-1969)着。商务印书馆和三联书店1954年出版。陈氏系江西修水人,史学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国学熏陶,后曾留学美国、瑞士、法国、德国等知名学府。熟谙多种语言文字,精研佛典,熟悉西方社会科学方法..

中国青铜时代(二集)

佛罗伦萨史

佛罗伦萨史:意大利尼科洛·马基雅维里(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着。中译本由李活据纽约科洛尼尔出版社1901年英译本修订版译出,商务印书馆1982年出版。马基雅维里出生于佛罗伦萨,是着名的人文主义者,史学家。1498年..

中国家族社会之演变

中国家族社会之演变:高达观着。正中书局1944年初版。全书分五个部分:绪论;家族社会之特性;古代与现今家族社会之比较,内含周代、宋代、清季家族社会,中国家族社会之批判;抗日战争后中国家族社会的演变趋势;结论。着者认为中国..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1900-1966)着。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出版。向氏字觉明,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曾任西南联大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着作有《印度现代史》、《中西交通史》、《西洋番国志》等。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