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

阿Q正传:

鲁迅着。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典范性小说。写于1921年底至1922年初。最初发表在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中,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此后,中外版本甚多,流传极广,影响很大。

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10年间的中国社会生活为宏观的历史背景,以未庄为具体的生活环境,以“阿Q”的“行状”为基本情节线索,在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的交叉点上,展现了忧愤深广的历史内容。小说全篇共九章,着重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落后的农民典型,并通过阿Q令人信服地画出了沉默的国民魂灵和旧中国的人生。

作者揭示出的阿Q性格的核心——精神胜利法,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思想概括性。因此,阿Q形象不仅具有政治学、社会学的意义,而且具有哲学、心理学的意义,更具有历史学、文化学和思想史的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讲,阿Q是一个富有多层意义的思想性的典型,是国民精神落后面的典型,《阿Q正传》也就成为鲁迅乃至整个现代文学改造民族灵魂的小说的典范之作。《阿Q正传》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白描手法运用传神,叙述体的结构,夸张、讽刺性的语言,悲喜剧手段的交织,显示出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参见 鲁迅读书处

为您推荐

燕知草

燕知草:俞平伯着。是一本以散文小品为主,兼收诗、谣、曲各种文体的合集,计21篇。其中所收散文在20年代传诵一时,反映了俞平伯作为散文小品名家的创作风貌。集子于1928年底由开明书店出版,1984年再由上海书店影印刊行。书名..

中国伦理学史

中国伦理学史:蔡元培着。上海商务印书馆1910年出版,后多次再版,到1927年间共出11版。该书是蔡氏的重要着作,写于1907-1911年在德国留学期间。它将中国伦理学史划为先秦、汉唐、宋明三个时期。全书分绪论、先秦创始时代、汉..

辜鸿铭文集

辜鸿铭文集:辜汤生(1856-1928)着。辜氏字鸿铭,号汉滨读易者,以字行。祖籍福建厦门。生于马来亚槟榔屿。10岁赴欧洲,先后在英、德就学。后又游历法、意、奥诸国,熟谙欧洲语文、政艺。1880年由马建忠处得闻中国文化,遂闭门攻读..

自己的园地

史讳举例

史讳举例:陈垣着。“避讳”是我国早已存在的现象。《春秋》讳言尊者、亲者、贤者所做的某些有违所谓“礼义道德”的事,这是“春秋笔法”,不算避讳。所谓避讳,则是在语言文字上避称尊者、亲者、贤者的名、字,而用其它方法来..

经学历史

经学历史:皮锡瑞(1850-1908)着。湖南思贤书局1907年刻,有商务印书馆影印本、群益书局铅印本、1928年商务印书馆“学生国学丛书”周予同注释本、1959年中华书局修订本。皮氏字鹿门、一字鹿云,湖南善化(今湖南长沙)人。近代..

严复集

严复集:王栻主编。严复(1854-1921)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人。14岁入福州船政学堂,五年后毕业。1876年赴英留学,学习海军科学,但他在英三年,颇留心于西方学术、文化,体会到西方所以强于中国,不仅在于科技与军事,更在于政教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