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散文”

“反思散文”:80年代“反思散文”重要作家作品包括:巴金《随想录》、杨绛《干校六记》、丁玲《"牛棚"小品》、冰心《怀念老舍先生》《悼念林巧稚大夫》《悼丁玲》、陈白尘《云断梦忆》《牛棚日记》、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北京城杂忆》、黄秋耘《丁香花下》《雾失楼台》《"十年生死两茫茫"》、柯蓝《在记忆的海洋上飘荡》、赵丽宏《死亡余响》、韦君宜《故国情》《似水流年》,柳萌的《心灵的星光》。

为您推荐

艾青“散文美”的基本主张

艾青“散文美”的基本主张:认为“散文是先天的比韵文美”,它最接近口语,“新鲜而单纯”,“富有人间味,它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艾青的诗体特点是:奔放与约束间的协调,在变化中取得统一,在参错里取得和谐,在运动里取得均衡,在繁..

电视散文

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营造散文意境,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艺术样式。电视抒情散文《荷塘月色》电视哲理散文《在路上》..

小品散文

小品散文:又称“小品文”,是一种短小精炼又有特殊情致的散文体式,它是周作人在1921年发表的《美文》一文中提倡,随后创作并形成影响的或叙事或抒情或两者结合的“美文”形式。这种文体,及吸收了英国(爱迪生、欧文)散文“真实..

唐代的散文作品➀

现代散文的道路

现代散文的道路:林慧文(林榕)作。初载于1940年12月北平《中国文艺》月刊第3卷第4期。本文第一部分界定散文的范围和类别。他认为“中国传统所谓散文是广义的。狭义的散文的产生,是新文学运动以后的事。”在新文学运动以..

散文的声音节奏

散文的声音节奏:朱光潜作。写于1943年,初收入1946年5月开明书店版《谈文学》。作者从文学语言的角度细致分析散文语言的声音节奏所具有的艺术表现力。他研究古文家讲究声音节奏的意义,提出了语体文写作也要重视声音节奏..

诗与散文

诗与散文:诗与散文社编辑发行。1929年9月10日创刊于上海,仅见创刊号1期。在这期《编辑室杂谈》中叙说创刊缘起:“有七八个人偶然在某一点的兴趣上不谋而合了,于是就产生了这《诗与散文》”,“因为《诗与散文》是七八个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