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的诗人

归来的诗人:70年代末逐步深入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诗歌主题从大悲大喜的歌颂、怀念和控诉,转向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受与思考。最初在诗坛上主要还是50年代、60年代活跃的诗人,贺敬之、严辰、李瑛、邹荻帆、严阵、顾工、雁翼都曾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作品,他们的诗基本上是50年代、60年代诗的延续,只是诗中的政治内容、政治观点有了变化。随着一批批冤、假、错案的平反,诗坛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归来”诗人群。他们包括“七月”派诗人鲁黎、绿原、牛汉、曾卓、冀方、卢甸、彭燕郊、罗洛等,在“反右派”斗争中被处置的诗人艾青、公木、吕剑、唐祈、唐湜、苏金伞、公刘、邵燕祥、流沙河、胡昭、梁南、昌耀、孙静轩……,也包括于50年代退出诗坛的九叶诗人。

为您推荐

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改革文学”作为新时期文学中最早“回到当下”的创作,以及作为本世纪文学发展进程中层后一次功利主义色彩突出、功利话语与审美话语结合得较为完美、表现得较有力度的小说思潮,含蕴着较为丰富的美学内容。兴起..

民间隐形结构

民间隐形结构:指当代文学(主要是指五六十年代的文学)作品,往往由两个文本结构所构成--显形文本结构与隐形文本结构。显形文本结构通常由国家意志下的共名所决定,而隐形文本结构则受到民间文化形态的制约,决定着作品的艺术立..

三红一青

三红一青:是指《红日》、《红岩》、《红旗谱》及《青春之歌》这四部作品。这些文学作品都是以 191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段历史生活为题材,并且在主流意识形态关于这段历史“本质规律”的规..

马原的叙事圈套

第四次文代会

第四次文代会: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是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对大会的祝辞,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关文艺的新的观念原则。《祝辞》指出:“艺术..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1966年2月,江青得到林彪的支持,并以林彪的名义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会后形成了由江青、张春桥、陈伯达定稿,并由毛泽东审阅修改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

革命历史题材

革命历史题材:1960年作家茅盾在中国作协第三次理事会(扩大)会议的报告中开始使用“革命历史题材”这一概念,指文学作品表现中共领导下中国人民寻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历史。代表作有杨沫的《青春之歌》、吴强的《红日》、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