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赋》
《长门赋》:《长门赋》相传为司马相如作品。本传失载,今之传本见于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昭明文选》。由于其序不合史实,有人认为此服为后人托名伪作,但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赋为司马相如所作,其序可能为后人之笔。《长门赋》可看做是两汉骚体赋中最具情境的一篇。赋写陈皇后被废,幽居长门宫,苦闷抑郁,忧郁凄伤,将宫廷妇女失宠后那种卑微屈辱而又梦寐望幸的哀怨心情写得细致入微,感人至深。
《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门课集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9年。《吕氏春秋》预示了在秦汉大一统王朝即将出现之际,诸子百家思想逐渐从分到合,朝着为封建大一统建构理论的方向发展。..
九体:在贾谊之后,出现了一系列以吊念屈原为主题的骚体赋,诸如严忌的《哀时命》,东方朔的《七谏》、王褒的《九怀》、刘向的《九叹》、王逸的《九思》等。尤其是《九怀》《九叹》《九思》等作品,一脉相承,九章成篇,体制固定,主..
“剪灯”系列:明洪武年间,瞿佑编创《剪灯新话》,嗣后有李祯《剪灯余话》、邵景詹《觅灯因话》。内容多为胭粉灵怪故事,有歌颂男女自由爱情的故事,也有宣扬封建道德的成分。形式上韵散相间、骈散相间。它们的出现使传奇小说..
文笔: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最早见于东汉王充《论衡?超奇》:“乃其中文笔不足类也。”这是以文章为文笔。到南朝“文笔”分为两个词,《南史?颜延之传》:“竣得臣笔,测得臣文。”这是分别“文”和“笔”的最早记录。文与笔的..
京都赋:两汉之际的社会动荡,导致东汉初期的社会生活乃至文化思想发生了较大变化。作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视野同汉赋发展的鼎盛时期相比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其鲜明标志之一便是京都赋的崛起。京都赋滥觞于扬雄《蜀都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