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

汉赋:汉赋是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散韵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汉赋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形成新的体制。它借鉴楚辞、战国纵横之文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恣肆的文风,又吸取先秦史传文学的叙事手法,并且往往将诗歌融入其中。仅从所采用的诗歌形式来看,既有传统的四言,又有新兴的五七言。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一种是综合性的文学样式,它巨大的容量和颇强的表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赋体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作品代表新赋体的最高成就,西汉后期新赋体的主要作家是扬雄。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东汉新赋体的两篇力作。同时,张衡的《归田赋》突破了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为您推荐

李梦阳

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子。其文学主张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反对宋代从理学到文学的所有文化。大力推崇具有新鲜活力的民间歌谣,认为“真诗在民间”。李梦阳的理论为公安派文学“性灵说”的先声。他的复古理论虽然有荡涤台阁休..

四灵诗派

四灵诗派:指南宋后期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的四位诗人即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他们反对江西诗派而推崇晚唐诗人贾岛、姚合的五言律诗,在创作上有共同的倾向,要求以清新刻露之中,都有一“灵”字(照字灵晖,玑号灵渊,卷字灵舒,师..

域外游记

域外游记:同治年间,中国人所写的域外游记开始出现。其作者或为出使,或为旅居,或为考察,在目睹与中国完全异趣的外国风光 、人情、物产、制度等新世界、新事物之后,为文以记之。因所写内容,也因作者涉足异域之后观念的新变,这..

白苧派

狂飙运动

狂飙运动:18世纪70——80年代发生在德国的一场文学运动。一大群文学青年,在英法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压抑,要求个性解放。他们崇高天才和叛逆,推崇自然和自我,提倡民族风格。他们的理论旗手是赫尔德尔,代..

逻辑文

逻辑文:是民国肇产生的新式文体。梁启超“新文体”被人仿效,流于排比堆砌之时,章士钊之文“异军突起”,“文理密察,而衷以逻辑”,称为“逻辑文”。被称为“政治文章最完备的境界”。以文体而论,其论调既无“华夷文学”的自大..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董解元是金宗时代的下层文人,“解元”是金、元时代对读书人的一种敬称。他根据唐、传奇小说《莺莺传》进行再创作,利用宋、金民间流行的诸宫调这种民间进唱文学形式,成功地写出了结构宏、情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