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行己: 北宋教育家。字恭叔,学者称浮沚先生。永嘉(今属浙江)人。少聪颖。长入太学,与许景衡、刘安上、刘安节、戴述、赵霄、张煇、沈躬行、蔡允中等称为“元丰太学九先生”。时太学专攻《三经新义》,他独去洛阳,拜程颐为师,并学于吕大临。元祐进士,官至太学博士。为赡养双亲,愿教学乡里,授齐州教授。大观三年(1109)被劾罢归,修浮沚书院,从事讲学。认为“教人为学,当以格物始。格物即穷理。欲穷理直须思始得,思之有悟处始可。”不仅注意言教,更注重身教,强调躬行。著有《周博士集》三十卷。
为您推荐
晁补之(1053—1110): 北宋学官。字无咎,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十七岁随父游杭州,著《钱塘七述》,苏轼称其文“博辩俊伟,绝人远甚”。从此知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元丰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神宗阅其文,赞为“深于经..
陈师道(1053—1102): 宋代诗人、学官。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少好学苦读。十六岁时曾以文谒曾巩,巩一见称奇,留受业。神宗熙宁年间,盛行王安石经学,心非其说,绝意进取。元祐初,苏轼、傅..
吕大临(1040—1092): 北宋学者、教育家。字与叔,京兆蓝田(今属陕西)人。元祐进士。历任太常博士、秘书省正字,被范祖禹荐为讲官,未及用而卒。初学于张载,载卒后,转师程颢、程颐,仍坚持关学之传统。与兄大忠、大钧共讲经世之学。..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十岁时,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每能语其要。嘉祐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县判官。英宗时..
秦观(1049—1100): 北宋学官、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熙宁间,以诗赋见赏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元丰进士。调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因轼以贤良方正荐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兼..
何群: 北宋经师。字通夫,嘉祐中赐号安逸处士。果州西充(今属四川)人。
嗜古学,喜论议。庆历中师石介于太学。介使弟子推为学长,同舍目为“白衣御史”。曾上书,高选才应先行义,反对以赋取士,请罢去。后闻其说不行,乃焚平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