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773—819): 唐文学家、教育家。字子厚,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人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贞元进士。历任蓝田尉、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参与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闲居刻苦钻研学术,著作甚多,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其《天对》、《天说》阐发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封建论》以国家统一为历史发展必然而反对藩镇分裂割据;《送薛存义序》提出官吏的职责是“民之役,非以役民”,为人民办事应当勤力劳心,使“讼者平,赋者均”。后改任柳州刺史,兴利除弊改革,制订释放奴婢措施,鼓励开垦荒地,改进饮水卫生,宣传医药治疗,恢复府学,发展文化事业,起了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的作用。对来求教的
青年,热心指导,“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还经常利用通信形式指导青年学习。在教育理论上反对天命思想,认为才能与德性均非天赋,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济世安民”的君子,先要“明道”,才能“行道”。“道假辞而明,辞假书而传”,故学习应以《五经》为本,除儒经之外,并参以诸子百家言。对历史文化,不盲目接受,要细加取舍,推陈出新,使文以明道。在教育方法上主张顺从天性,创设一定条件,让人依发展规律自然成长。曾发表《师友箴》、《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提倡求师问道。认为人要成才成德不能无师,师不以社会地位为准,根本条件在于明道,主张“取其实而去其名”,即重视求师问道之实,不强调师弟子之名,求学者只需有朋友关系,朋友之间可交以为师,相互学习。遗著由刘禹锡编定,经后人补遗,成《柳河东集》传世。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