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情炼骨

得情炼骨: 古代乐教术语。苏憬《春草堂琴谱·鼓琴八则》:“弹琴须要得情。情者,古人作歌之意,喜怒哀乐之所见端也。有是情斯有是声,声情俱肖,乃为有曲。然必读书论世,尔雅温文,始能与古人之情相洽。”“‘弹琴要炼骨。炼骨之法,不仅于指上求之,有周身之全力焉。形必端,气必肃,使筋骨有所凛而不懈。自是舒臂运腕,指节坚凝,与作书之法无异。久而自然,举重若轻,触指皆成金石声矣。”

为您推荐

箜篌

箜篌: 古代弹拨乐器之一。《史记·封禅书》“于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应劭《风俗通》:“空侯又名坎侯,乐人侯调依琴作坎坎之乐,言其坎坎应节奏也。侯以姓冠章耳。”《旧..

苏文

苏文: 指苏轼文章。宋建炎以后,为时所尚。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云:“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至庆历后恶为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文选..

得志为乐

得志为乐: 魏晋时积康提出的审美教育观。《与山巨源绝交书》:“故四民有业,各以得志为乐。唯达者为能通之。”《家诫》:“人无志,非人也。  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意谓美育能帮助人实现自身..

琵琶

绝旬

绝旬: 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截、断、短、绝,义均相似。唐代律诗形成之前,已有五言绝句,亦押韵,但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中即载有《古绝句》。唐以后通行者为近体,诗绝句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要求..

呼而础之

呼而础之: 古代音乐教育测试方法之一,用以鉴别初学者。《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夫教歌者,使先呼而讪(转音)之。其声反清徽者,乃教之。”意即教师令学唱者先放声急呼,继而转变音调,能回到清越的徽音,才施教。同篇又载另一测试..

地: 古代打击乐器之一。又称“相”、“搏批’、“把鼓”。《周礼·明堂位》:‘谢搏、玉磐、揩击、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乐器也。”《周礼·春官》:“大祭祖,登歌击柑”;“令奏击柑”。郑玄注:“辉形如鼓,以韦为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