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衡(1209—1281)

许衡(1209—1281): 元初学者、教育家。字仲平,学者称鲁斋先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七岁入学,好质难问师。应“戊戌试”(1238 年)中选,上籍为儒户,遂以教学为业。后访姚枢得程朱遗书,弃前日所学,从事《小学》之洒扫应对,并与诸生相与讲诵。忽必烈(元世祖)出王秦中,召为京兆提学。后官至集贤大学士、国子祭酒。元初国子学规制多出于其手。“其为教,因觉以明善,因明以开蔽,相其幼息以为张弛。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少者则令习拜跪、揖让、进退、应对,或射,或投壶,负者罚读书若干遍。”(《元史·许衡传》)推崇程朱理学,以纲常为治学大本,尝谓“纲常不可亡于天下”。以《小学》、《四书》授诸生说:“《小学》、《四书》,吾敬信如神明,能明此书,虽他书不治可也。”留心社会教育,“凡丧祭嫁娶,
必徵诸古礼,以倡其俗,学者寖盛”(同上)。并触及生产劳动教育,认为“学者以治生,最为先务,苟生理不足,则与为学之道有所妨”(同上)。重践履,务致用,认为:“称人之善,宜就迹上言”(同上)。终其一生,以弘扬教化、表彰理学为功,临死尚歌朱子所撰歌。著有《鲁斋遗书》。

为您推荐

李伯玉

李伯玉: 南宋官员。初名诚以,字纯甫(一说字润甫),号斛峰。饶州余干(今江西万年)人。师柴元裕,传程朱理学。瑞平进士。历官观察推官、校书郎、差知南康军与隆兴府、著作郎兼考功司员外郎、礼部尚书兼侍读等。因忤贾似道归里,创..

王磐(1202—1293)

王磐(1202—1293): 元官员。字文炳,广平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人。元兵破永年,其父举家南渡,居鲁山(今属河南),从麻九畴学于郾城。金正大进士,授归德府录事判官,不赴。致力于经史百氏。复避兵难,南下淮襄间。瑞平三年(1236)元兵破襄阳..

刘愚

刘愚: 南宋学官。字必明,衢州龙游(今浙江衢州市)人。幼敏锐好学,为太学生时颇有声望,受业者甚众。上舍释褐,居第一。调江陵府教授,早晚为诸生讲说,同僚相率以听。为人谦和,与项安世、叶適讲论不倦,以隐居学道为乐。后移安乡县令..

徐庭筠

徐天民

徐天民: 南宋琴师。名宇,号雪江,又号瓢翁。浙江桐庐人。为杨瓒门客时,由江西谱改学郭楚望谱,参与编辑《紫霞洞琴谱》。元代琴人袁桷、金汝励曾跟从学琴。祖孙四代包括徐秋山、徐晓山和明初的徐和仲,都是著名琴师。 后人..

马端临(1254—1340)

马端临(1254—1340): 宋元之际史学家、教育家。字贵与,世称竹洲先生。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宋右相马廷鸾子。随父归隐,不求仕进,幼承家学,专心探求学问。休宁曹泾精朱子学,从之游,《宋元学案》列入“曹氏门人”。元初,父友留梦..

刘辰翁(1232—1297)

刘辰翁(1232—1297): 南宋书院山长。字会盂,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元年(1260)补太学生,受知于国子祭酒江万里。景定三年(1262)廷试,因对策忤贾似道,而理宗嘉之,置丙第。以亲老请为濂溪书院山长。江万里等荐,除临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