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道武帝(371—409): 即拓拔焘。北魏的建立者。鲜卑族拓跋部。先世曾建立代国,东晋太元十一年(386)被拥戴为代王,隆安二年(398)统一北方,建国号曰魏。拓跋魏原是以畜牧射猎为业的原始部落社会,为加速封建化过程,在文化教育
方面采取崇儒政策。建国初,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虽物资缺乏,即创立太学,培养儒士。设《五经》博士,生员千余人。北魏天兴二年(399)又增加国子太学生至三千人。开北魏汉化教育之先河。
- 欢迎来到文学网!
何妥: 隋学官。字栖凤,西城(今陕西安康)人,居蜀郡郫县(今属四川)。十七岁被梁湘东王召为诵书左右。北周时,任太学博士。隋初为国子博士。好评论人物。通音律,奉命作清、平、瑟三调声,作八佾《鞞》、《铎》、《巾》、《拂》四舞..
刘献之: 北魏教育家。博陵饶阳(今河北献县西)人。受业于勃海程玄,博览群书。长于《春秋》、《毛诗》。孝文帝时,征典内校书,以疾辞。其教学,遵循儒家思想,强调入孝出梯,以德行为首。经学渊博,海内诸生对《五经》疑滞难题,均请其..
熊安生: 北朝教育家。字植之,长乐阜城(今河北阜城东)人。博通《五经》。北齐时,任国子博士。北周宣政元年(578),官露门博士。专以“三礼”教授,弟子自远方来就学者有千余人沿袭东汉儒家学说,其“三礼”出于徐遵明之门,学为儒宗..
智永: 南朝陈、隋间书法家。僧人。名法极,俗姓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七世孙。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住永欣寺,人称“永禅师”。工正、草书,妙传家法。尝登楼不下四十余年,书《千字文》八百余本,浙东诸寺,各施一本。所退笔头..
常爽: 北魏经师。字仕明。河内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博闻强识,通纬书,精研《五经》及诸子百家。太武帝时,征战未息,贵游子弟无暇顾及学业,乃立学馆于温水之右,学生达七百余人,京师教育因之复兴。奖励有方,弟子事之如严君。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