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曜(?—329)
轻敌,兵败被俘,次年被杀。
沈道虔(368—449): 南朝宋教育家。吴兴武康(今属浙江)人。少好姥》、《易》,隐居不仕。州郡府凡十二命,皆不就。居常无食,但仍为乡里少年讲学。武康县令厚相资给,使受业者得以有成。宋文帝曾遣使慰问,并赐钱米。以琴书为乐,教授..
王微(415—453): 南朝宋医学家。宇景玄,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少好学,善属文,能书画,兼通音律、医方、阴阳术数。年十六,州举秀才。历任司徒祭酒、中书侍郎等职。无意为官,清高自持。长期钻研医学,颇晓药理,尤信《本草》。常于春..
刘 (434—489): 南朝齐教育家。宇子挂,沛国相(今安徽滩溪西北)人。宋大明四年(460)举秀才。齐高帝时曾拟任为国子博士,兼总明观祭酒,不就。博通《五经》,早年聚徒教授,常有数十人。以儒学冠于当时,京师土子贵游莫不十席受业..
郭瑀: 十六国时期凉州经师。字元瑜,敦煌(今属甘肃)人。早年游学张掖, 师事略阳(今甘肃庄浪西南)大儒郭荷。精通经义,多才艺,善属文。荷卒,以父子之礼,服斩衰,庐墓三年。礼毕,隐居临松散谷,凿石窟而居,潜心著述,聚徒讲学,门下著录弟..
徐湛之(410—453): 南朝宋大臣、音乐家。字孝源,东海郊(今山东部城西南)人。宋宗室近亲。历任中书令、尚书仆射,领护军将军。与吏部尚书江湛,并居权要。善于尺犊,音辞流畅。长于音乐艺术,伎艺高超,冠绝一时。门生千余人,皆三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