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析(约前 560—前 501): 春秋末期法家前驱、私学大师。郑国人。《荀子·非十二子》说他“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曾著《竹刑》(将刑书写在竹简上,故称),以“县书”形式,公之与众。与子产所作《刑书》主张有所不同。《吕氏春秋·离谓篇》云:“子产治郑,邓析务难之”,“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并教民诉讼,相约大案件收长衣一件;小案件收短衣(襦)或短袴一条,“民之献衣襦袴而学讼者,不可胜数”(《吕氏春秋·审应览·离谓篇》)。据说,由是郑国大乱,“子产患之”。曾和门弟子嘲弄过伯丰子及其门徒,“受人养而不能自养者,犬豕之类也”(《列子·仲尼篇》)。曾游学至卫国,见五个老汉用瓦缶提水浇菜,费力多而功效低。遂向他介绍名为“桥”的灌溉机械,但被拒绝。随行弟子欲杀五老人为其师出气,他阻止说“释之!是所谓真人者也,可令守国”(《说苑·反质篇》)。
为您推荐
天方三字经: 中国伊斯兰教启蒙读物。清初伊斯兰教学者刘智撰。参照《三字经》体裁,采用穆斯林易于接受的三言韵语形式,将其名著《天方典礼择要解》关于认主和五功部分进行浓缩,并简要介绍伊斯兰道统和某些历史人物。如“..
周易参同契: 简称《参同契》,道教书名。东汉魏伯阳撰,三卷。其内容是假借周易爻象的神秘主义思想来论述炼丹修仙的方法。大体参同“大易”、“黄老”、“炉火”三家理法会归于一,能“妙契大道”,故名。主讲内丹,兼及外丹,为..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简称《西域求法高僧传》、《求法高僧传》。佛教史书。唐僧义净撰,共二卷。传记自唐初至义净时去印度求法的僧侣六十余人。末有义净自传。此书对了解当时求法留学活动和中外交通、南亚历史学具有重..
修真蒙引: 亦称《正教修真蒙引》、《清真蒙引》。中国伊斯兰教译著。清伍遵契口译,周士琪笔录。共六十篇。旨在阐发伊斯兰教信条的含义,分篇述说学问根源。举凡伊斯兰教认主、信仰、信条、沐浴、礼拜、斋戒,人之一生一切..
通玄真经: 即《文子》。道教四子真经之一。因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而得名。成书约战国时期。《汉书·艺文志》载九篇,称文子为“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今本十二篇。南谷子《通玄真经序》谓“《文..
法苑珠林: 佛教类书。唐僧道世撰,共一百卷。分类编排佛教故实共百篇。每篇下分若干小部,以两字为题,约收六百四十余条目。篇前大都有作者述意,篇末及部末多设“感应缘”。书中博引佛教经律论三藏原典,广证以故事传说。所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