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实话》:1931年龙岩,后迁瑞金。少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机关报。16开4版单张印刷的报纸~32开本的杂志形式,半月刊、旬刊、周刊。陆定一等主持编务。1934年长征前夕停刊,历时3年多。深受青年读者特别是红军中青年战士的欢迎,发行量后增至到3万份。文字通俗生动、内容活泼多样,适合青年需要。经常刊载团中央文件,交流青年团工作的经验,介绍马义基础知识。创刊方针和宣传中心“应该是报纸为着战争”。发动青年踊跃参军,努力生产支前,组织青年积极参加拥军优属活动等等。同时还向青年介绍当前国内外形势和革命任务。
为您推荐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短篇小说。王蒙作。发表于《人民文学》1956年9月号。二十二岁的青年人林震怀着无比兴奋和崇敬的心情到区委组织部报到,可是不久他发现现实生活并不象他想象的那样美好,以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刘世吾为代..
新青年:月刊。第1卷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陈独秀主编,上海群益书社发行。第2卷起改名《新青年》。第6卷起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轮流编辑。第8卷起成立新青年社,独立发行,仍由陈..
太原青年文学研究会:山西省青年文学社团之一。1935年春成立于太原。该社发起人为巴景福、赵秋心,主要成员有王中青、姚青苗、张季纯、史纪言等,此外尚有陈连、大平、小萍等共二十余人。该会有独立章程,并民主选举了田景福..
“愤怒的青年”:本世纪50年代产生于英国的一个青年文学流派,得名于莱利·阿伦·保罗的自传《愤怒的青年》。1954年问世的约翰·魏恩的《每况愈下》和金斯利·艾米斯的《幸运的吉姆》,是“愤怒派”文学运动的开篇,到1956年..
愤怒的青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出现的文学运动。以通过小说和剧本表达人民、特别是青年对社会的不满为主要特征。这是当时英国中下层社会对执政工党政治改革的希望落空在文学上的反映。愤怒的青年本是借用英国作家莱..
新青年:①中国五四运动时期著名刊物,是现代中国革命史上最重要的杂志之一。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初为月刊,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本名。陈独秀是创办人和主编,同时也是主要撰稿人。1917年1月,陈独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