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嵘的“直寻”说。 :
出自钟嵘《诗品》,指“自然英直”之说。
强调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
主张诗歌以抒情为主,做到感情真挚而不虚假。
④反对大量使用典故,过分讲求声律。
⑤主张以“直寻”的方式直接写景抒情来表诗人情志。对后代诗歌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欢迎来到文学网!
言志说: ①出自《尚书•尧典》和《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②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④所谓的赋诗言志是指借“诗三百”中现成的诗篇表达自己的看法。而..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①这是宋代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提出的诗歌创作法则。 他认为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遣词造句唯独创最难。于是教人以取巧之方。 点铁成金,出自《答洪驹父书》。即取古人之陈言加以点化,为我所用。 ④夺..
“不平则鸣” : 韩愈提出的关于文学创作动因的理论。 认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文学创作的发生,是因为作家心中郁结着不平,心中不平则来自现实生活的不公正,因此“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这一思想是对司马迁的“..
诚斋体: 杨万里号诚斋,早年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和晚唐绝句,最后摆脱前人束缚而自成一家,其诗体称“诚斋体”。 形成诚斋体的要素 a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 b做诗想象奇特,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
黄遵宪、梁启超与"诗界革命": 近代文学史上的诗歌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戊戌变法前,随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高涨,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 在诗界革命中,成就最高的..